《凝視太陽》 — 學習面對死亡也是學習自由
自我意識是人類最珍貴的特質,但伴隨著思考能力而來的,卻是對消亡的恐懼。雖然嬰兒在出生時沒有被灌輸死亡的觀念,但從季節更迭、花開花謝和親人離世等跡象中,他們也會留意到,有些東西會因某個原因「永遠消失」。
隨著成長,不祥的事例逐漸累積心中。儘管一開始可能無法理解,但從大人的反應,孩童也知道這些現象不會是好事情。一旦他們意識到自己終將面臨相同的命運,孩童的生活便蒙上了死亡的陰影。
凡人的傷痛
面對兒女萌生的死亡焦慮,父母往往把孩童的注意力轉移到奇幻故事、宗教寓言或是遙遠的未來,試圖脫離這個不吉利的話題。然而這些舉動雖然能讓孩童暫時淡忘,卻沒辦法把死亡逐出他們的腦海。死亡焦慮在青少年時期會沒入潛意識中悄悄作祟,使人們做出瘋狂的舉止以在行動中證明自己的存在。
不過,輕狂的歲月是短暫的。隨著出社會,人們將面臨社會壓力和成家立業的負擔,忙碌取代幼年的敷衍想像和青年的瘋狂舉止,掩蓋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
不過等到退休賦閒且兒女離家時,自己也年過半百。此時,我們再沒有能擺脫死亡的手段,只能直視它步步逼近。
辨識死亡焦慮
死亡焦慮確實存在
受到佛洛伊德去死亡化的精神分析模式影響,死亡焦慮往往被視為其它種焦慮的替身。然而作者歐文.亞隆認為,死亡焦慮確實存在,只是因為隱匿得難以察覺,才會和其他焦慮混淆。
在死亡的陰影中,人們難以享受當下的愉快。細查那些沒來由的焦慮,很可能追溯到個體對死亡的不安,如果心理治療師沒辦法辨識恐懼的根源是什麼,便無法有效改善諮商對象的狀況。
所以這本書將從鑑別死亡焦慮開始,討論我們恐懼死亡的緣由,接著引用賢哲的智慧和作者的經歷,指出死亡不足懼的原因。最後提出正視死亡並緩解焦慮的可行手段,以幫助讀者度過充實的人生。
死亡焦慮的形式
如前所述,死亡焦慮可能偽裝成不同形式。有的人陷入購物瘋狂,有的人則在晚年迷上化妝,有的人擔心自己的事業會一夕間崩解,在這些案例裡,造成焦慮的行為實際上是諮商對象擺脫死亡陰影的途徑。
例如過分在意外表而一再補上濃妝的人,或許不是求偶焦慮,而是擔心在鏡面上顯露老態,讓自己意識到死亡的逼近。而對事業的擔憂,也是因為事業反映了諮商對象的存在價值,如果寄託的事物瓦解,那麼自己也不得不面對消亡的事實。
另外有些人在年紀輕時不願去同學會,但在年老時又樂於出席社交場合。因為這樣的場合讓他們想起年輕歲月,在交流中彷彿又能重新擁有對於刺激生活的夢想與期待。
死亡焦慮怎麼現身?
死亡焦慮之所以隱晦,是因為日夜笙歌的假象和案牘勞形的無暇都能讓我們暫時把注意力移到求生。然而我們賴以維持理智的人事物也有其壽命,不可能永遠隔開我們與死亡。
以父母過世為例,我們的痛苦不只是因為離別的哀傷,也是因為再也沒有人能擋在我們與死亡之間,我們得獨自面對死亡的憂鬱。
除了保護者離世讓人意識到自己的死亡,其他威脅到生命、意識到沒有明天、感受時間流逝、體會到老化、察覺到傾頹等人事物也會讓死亡焦慮現身。
雖然死亡焦慮是令人不安的經驗,可是一旦現身,便是我們嘗試面對與疏解的機會。
為什麼害怕死亡?
死亡:我們害怕自己對死亡的想像
有些人害怕的是死亡本身和死後的痛苦。相信神的人擔憂最終的審判,不相信神的則害怕亡故後永遠困在不可知的黑暗。這些害怕是源於我們對死亡的想像,因此作者認為需要在觀念上轉變解決。
伊比鳩魯認為死亡是阻礙享樂的主因,也是痛苦的根源。他提出三項克服死亡恐懼的觀念:首先,靈魂將滅,所以不需要害怕死後迎來的懲罰和審判。其次,自我在死亡那剎即消失,我們根本意識不到死亡,也不必憂慮屆時是否懊悔、是否孤獨與寂寞。最後,生死對稱,死後如同出生前,不必抱著特別或驚恐的眼光看待。
換句話說,我們必須理解到死亡和死後本身不可懼,因為那時已經沒有我們的事了。
無意義:害怕死亡讓一切喪失意義
然而理解死亡本身不可懼,不代表能抵禦死亡為世間一切帶來的無意義感。可曾有過一種顫慄經驗?也就是在面對廣袤無垠的宇宙,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繼而對存在的意義起了懷疑。
然而意義實際上與尺度無關,也與其存在的時間無關。事物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們令人驚艷,而不是它們很顯眼或是能否在往後重現。
作者引用佛洛伊德的論述,解釋美不會因其終將消逝而失去價值,重點在於美在當下帶來的感受。我們存在的意義也是一樣,和肉體或靈魂是否永垂不朽無關,只要曾激起他人心中的波瀾,曾惠澤家人朋友乃至不相識的人,我們在世界的一切便有其意義。
孤獨:害怕死亡帶來的終極隔絕
孤獨有兩種,一種是人際關係上的孤立,另一種則是個人與世界的隔絕。第二種孤獨是死亡之所以讓人害怕的原因,我們自嬰兒起不斷為自己的獨立性奮鬥,想要與他人區隔,想要自主活動。但是我們又苦於死亡帶來的毀滅,所以嘗試與他人連結,這就是生與死的焦慮。
存在性焦慮的改善方法
總結恐懼死亡的原因,除了死亡本身,其實可以追溯到更深層的存在性焦慮。作者建議,我們要努力過活克服無意義感,並降低人際孤獨以緩解存在性孤獨。
覺醒經驗:努力過活克服無意義
死亡給人立下界線,使人因理想挫敗而沮喪;我們應正視至種感覺,試著充實地活著,減少臨走前的遺憾。
作者將種種讓人意識到死亡的事件稱為刺激,而個人在受到刺激後從中頓悟,從原先僅關注生理和世俗層次的日常階段,轉向留意到自身存在意義的本體階段,進而努力活下去的過程,則稱為覺醒。
換言之,我們必須把意義的來源從外在事物轉向自身,以免那些短暫易逝的事物消失後,我們存在的證據也跟著不見。
漣漪效應:透過聯繫緩解孤獨
古代的陪葬習俗顯漏了人們想抗拒死亡帶來的存在性孤獨——它不僅隔絕人與人的關係,還把死者徹底玻璃這個世界。因此增進與他人的關係,並真誠地陪伴能減緩死亡的寂寞,尤其是為他人帶來恩澤的漣漪效應是對此的最大安慰。
治療師與存在心理治療
察覺死亡:回憶錄
此章呼應作者在治療過程中自我袒露的主張,主動分享它自己體認死亡的種種經歷,並且如何克服這種焦慮,寫書在某方面也是其一,它帶來的漣漪是作者最大的安慰。另一部份提到宗教和超自然論述,作者在治療中並不會刻意否定其功效,畢竟病患的福祉仍是最要緊的,可是作者自己並不依賴宗教,它認為宗教並無解決死亡焦慮,只是抹煞了死亡的事實。
給治療師的建言
作者最後想表達,精神異常其實不只是生理和匱乏等因素造成,對「存在」的疑問也可能是造成絕望的原因。治療師應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並且在與輔導對象的關係中不知不覺引入。
治療雖有理論根據,但過程卻是在與對象建立關係中進行。一段友好關係並非治療的目標,卻是確保過程順利的手段。治療師的工作並非挖掘過往種種或關切未來動向,而是從當下的關係中找尋癥結。每次治療都是人際十彥,能看出對象供述內容外的一手消息,還有他們最真實的反應。所以要留意此時此地,甚至是自己的情緒波動也要利用。
雖然這些主張有違正統,但如果對療程有益的話,適時講解治療遠裡或袒露自我的以增進治療效果
結論與心得
海德格說:「死亡的定義是不再有任何可能。」
昆德拉說:「死亡最駭人之處不是沒有未來,而是失去過去。」
我想這些說法之間沒有衝突,而是每個人恐懼死亡的原因不同。我大概在七、八歲的時候意識到終將一死,那時聽著自己的心跳聲,我開始思考「萬一停下來了怎麼辦?」,然後我想像著之後的事情,逐漸感到害怕與不安。
直到現在,我仍會在夜深人靜之時突然陷入恐慌。雖然說起來很可笑,但我實在是沒辦法想像一個自己不在,但仍安然運轉的世界。就好像要求一台電腦估算自己關機的速率,人要怎麼在存活的時候想像不存在的狀態?所以對我而言,活著就好像待在時間的監獄一樣,困在時間軸的一小段裡面。
然而如同伊比鳩魯所述,死亡其實與當事人最沒關係,我們實際上更該關注於現世,而不是畏懼自己的想像。畢竟,有形的監牢會限制我們的自由,而無形的枷鎖也會讓我們淪為不自覺的奴隸。除了物質和虛妄的聲名,對於死亡的恐懼也約束著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果能夠學習面對死亡,那麼便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束縛我們了(生死之間就是在服人類役)。
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好好過日子,好好與人相處,好好養生,這樣才能降低對死亡的恐懼。無懼死亡不是魯莽送死,而是可以自由地活著。生活中不須擔驚受怕,面對崇高理想時,也能慷慨赴義。
歐文.亞隆(2017)。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全新增訂版)(廖婉如,陳耿雄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 200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