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科普又不能當飯吃,為什麼還要寫?

本文是 Mitalk 4 講座「科普如何當飯吃?」的聽講心得,陳俊堯老師在演講一開始先回答了這問題,再一一告訴我們,如果無法靠寫科普賺錢營生,那麼從事研究的學生、老師和學者們,到底有什麼理由勞心費神去寫科普文?

科普如何當飯吃?做夢吧,科普怎麼可能當飯吃。

科普不能當飯吃,為什麼還要寫科普?

即使無法靠科普吃飯,也能藉由撰寫科普成長

老師提到,他的著作《細菌好朋友》雖然囊括許多獎項,但半年的銷量折算為利潤後僅得兩萬餘元。既然連成功的出版品都無法為作者帶來財富,那研究生為什麼要勞費心力撰寫更冷門的科普文章?

儘管老師提及科普能促進跨領域對話、增進國民素養或支援科學教育,但先不論寫科普的外部效益,書寫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懂了才開始寫作,而是從蒐集資料、提煉知識和撰寫文章的過程中,逐漸了解想要傳達的事物。具體的文字能協助我們察覺思路不嚴謹之處,而寫作瓶頸則讓我們意識到知識的空缺。因此,即使我們無法憑藉科普營生,也能從撰寫中成長。

研究員也能為自己的愛好發聲

但是,當今有許多科普網站和知識型 Youtuber 向大眾導讀論文和破解迷思,那麼研究員還有必要跳進來寫科普嗎?若想要自我成長,為什麼不寫在筆記本上就好了?

首先,學術需要政府與社會支持,研究員不能總是期待他人為研究議題發聲。以新視野號任務為例,由於美國政府的漠視,探索冥王星始終不是太空任務的優先目標,即使獲准執行,其預算也接連被削減。

為此,志在研究冥王星的 Alan Stern 只得想盡辦法遊說國會,並發起請願以尋求大眾支持。最終,新視野號任務總算排進了正式的探索行程中。雖然不能把任務的成功完全歸功於科普,但這項案例告訴我們:若研究員能為了自己的好奇心而發聲,嘗試去說服他人,那麼確實有機會將個人的願望推廣為大眾的願望。

在說服大眾方面,科普文章是性價比很高的工具。儘管影視寓教於樂,但研究員恐無暇製作。相較之下,寫作的成本低廉還能傳遞最多資訊。內容確實且題材多樣的文字材料,可作為其他科普媒介發展的基礎,擴張文章的影響力。

不輕易將話語權讓給不懷好意的人

教育家不是唯一對科普感興趣的人,還有濾水器廠商、智慧設計學家、政客等不懷好意的人也等著扭曲科學事實以支持他們的主張。因此,即使認為教育普羅大眾沒什麼益處,研究員也是較有立場和專業去維護科學的理性客觀價值。

相關案例在同婚公投期間層出不窮。護家盟為了表達反同立場,除了引用爭議性研究以外,還任意曲解其他學者經過長年研究和同儕審查得出的嚴謹結果。即使是研究人員本身,也會受到政治立場影響,做出有瑕疵的研究。

鑒於這些情形,研究員就算不為積極的理由寫作,也有動機為消極的理由發聲,以免研究成果為人利用,最後損及大眾對科學的信任。

科普文章是經驗交流的管道

最後,撰寫科普也能協力國內的科學教育發展。儘管推動雙語教學的風氣日盛,中文始終是最便捷的語言。但除了有限的翻譯書籍和科普網站,國高中生欠缺可靠的中文資料,架構完整而且內容正確的中文科普文章可以填補這個空缺。

我認為,即使是研究生也能受益於科普寫作。相較於國外林立的論壇,台灣的網路學術經驗交流很封閉,許多技術細節和科研心得埋藏在碩博士論文、實驗室內網或私密社群裡,以至於解決問題的經驗無法共享和傳承。

可是,國外既有成熟的討論區,為何執意要促進我們自己的交流風氣?首先,多數人的中文優於英文,故以中文撰寫文章較能準確表達觀念。再則,即使面對同樣問題,解決辦法與說明方式也因人而異,多元的內容能惠及不同程度和背景的群眾。

是以,撰寫科普文章不僅能彙整思路和鞏固知識,也能保留思考的成果,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由於互助的效益會隨參與人數增加,所以即使費時耗力也值得投資。

那麼該如何撰寫科普文章呢?

科普、課本和論文的差異在於受眾

由於科普、課本和論文的目的皆為有效傳達訊息,優良的著作皆具有趣、簡潔和明瞭等特性。然而,三種文體的受眾不一,所以各自側重不同特性。論文的讀者是學者,所以旁徵博引、言簡意賅;課本的讀者是學生,因此體系完整、內容詳盡。

至於科普的讀者,則是任何有興趣的大眾。是以,科普雖然像論文一樣報導新知,卻不能吝於用字;科普也跟課本一樣具有理解新知所需的背景知識,卻不應填塞無關的資訊。除了話不能省和料不能多,科普文章要能製造驚奇以取悅讀者。

撰寫科普的第一步是選定讀者

讀者的年齡、背景和興趣攸關選材、用字和敘事風格。因此,撰寫科普文章的第一步是選定讀者,接著推測讀者想讀的內容,尋找具有衝擊性的主題。至於該怎麼寫,可以參考老師提出的「派大星貓一拳結構」。

每一篇科普都是一場冒險,文章開頭要建立現實與科學之間的橋樑,吸引讀者踏入作者營造的奇妙世界。例如,想要介紹趨化性 (chemotaxis),可以從「撲鼻而來的雞排味」寫起,利用與主題相關的生活經驗,讓讀者對內容有具體的概念,也讓他們了解自己與主題的關係。

好的故事需要鋪陳,重要觀念也有其前提,所以破題之後先別切入重點,要交代問題和背景知識。例如經典的回馬槍結構:提問以後,先順應大眾的常識推論,接著點出先前敘述的矛盾,讓讀者在觀念衝突之下,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

鋪陳以後迎來故事的高潮,要把想傳達的科學概念清楚明瞭地寫出來。最後則要總結文章,再次連結主題和生活經驗,把讀者送回現實。而更多寫作結構的細節,老師推薦我們讀讀《怎樣談科學》。

撰寫科普的訣竅

寫作時請留意,科普讀者只是還沒學到相關知識,而不是欠缺理解能力。因此,要簡化內容,但不要藐視讀者(例如對著國小學生用)。

其次,儘管寫作時要交代背景知識,並且陳述推理的過程,但用字仍要力求簡練,以免花俏或冗贅的字眼模糊焦點。老師強調「話不能省」是指邏輯不要跳躍,而不是用繁複的文字困擾讀者。

最後,撰寫文章是學習的過程,所以開始動筆時對主題沒有完整的理解仍可以接受。然而在交付文章之前,要再三確認自己已經搞懂,以免寫出似是而非的奇怪內容。

該如何練習寫科普?

所謂寫作,就是空出時間寫作

所謂寫作,就是空出時間寫作。他人整理的訣竅得在練習中實踐,障礙和困難也只有在實作中才能體會。而且,文章完成後才有被閱讀和被修改的機會,因此,老師在建議大家,聽完演講以後趕快找一則論文試試看。

以改寫培養寫作能力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寫,可以從改寫起步。首先熟讀感興趣的論文,再擷取核心觀念以中文重述(若想要省事也可以直接從摘要開始改寫)。

接著,思考想傳達給讀者的訊息,開始移除不必要的內容。例如在介紹飲食跟腸道微生物關係的文章裡,不需要用大半篇幅解釋 PCA ,重點是讓讀者明白吃肉的人吃素的人,腸道裡的微生物有什麼差異。

由於術語、抽象詞和簡稱會造成困惑,所以可以用代稱、範例和比喻等技巧減輕讀者的負擔。例如以下這段截自維基百科的句子便含有許多難解的詞彙:

枯草桿菌(學名:Bacillus subtilis),是芽孢桿菌屬的一種細菌,為革蘭氏陽性的好氣性菌,普遍存在於土壤及植物體表,在人體亦可發現在腸道內共生的枯草桿菌。型態上的主要特徵是菌體表面生有鞭毛,體內形成的內生孢子可抵抗惡劣的外在環境而存活。

可以改寫為:

人的肚子裡住著一群長條狀的細菌,叫做 Bacillus subtilis ——就叫它 B 細菌吧。 B 細菌身上有條尾巴,所以可以在肚子裡游來游去。

在改寫版本裡,用「肚子裡住著」來解釋「共生」(比喻),用 B 細菌替代 Bacillus subtilis 減輕讀者對英文的恐懼(代稱)卻不損害本意。最後以游泳為例,說明鞭毛的功能(範例)。此處用尾巴比喻鞭毛可能造成誤解,所以可以補充鞭毛的照片給讀者正確的印象。

改寫後,能用「因為」、「所以」、「但是」等連接詞完善文章的架構,讓讀者了解此段的用意和前後文關係。而且要顧及讀者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適時總結內容或插入圖片以調整閱讀節奏。

綜上所述,透過改寫培養寫作能力的流程就是:閱讀文獻、決定要旨、篩選內容、改寫文句、理清句子關係、安插小結與圖片。接下來就能分享成品給其他人看,再從回饋中改進自己不足之處了。

可以在哪裡寫科普?

寫文章難,找到讀者更難,讀者願意給意見則難上加難。儘管讀者的回饋可以促使作者成長,但寫作初期不容易找到知音,此時可以投稿科學月刊、泛科學和科普寫作網路平台等媒體,在與編輯來往的過程中學習。(即使被退稿,也能了解自己與已出版著作的差異。)

除此之外,社群網站也是分享文章的管道。許多組織都會利用社群網站傳遞消息,所以作者也能利用臉書或推特宣傳作品。然而社群媒體適合宣傳,卻不適合保存知識。簡言之,這些網站的內部檢索不友善,對搜尋引擎的支援也不佳,所以不易取用裡頭的資訊。

所以,我認為在個人網頁寫作然後用社群網站推廣,是兼顧知識保存和即時交流的好方法(也可以利用 medium 這樣結合寫文和社交的平台)。而這種方式也非新鮮事,因為在軟體工程的圈子裡,透過撰寫技術文章來自我提升已是常態。

當然,寫作除了養成能力以外,也是建立個人知識品牌的手段。想知道在熟練科普寫作以後,要怎麼拓展自己發言的份量,老師推薦我們讀《知識內容寫作課》。

科普不是終點

演講後,有同學請教老師怎麼避免想要解釋的衝動。的確,為了達到普及的效果,科普不免要犧牲文章的精確性,所以身為作者,有時難以克制更正內容的渴望。然而,溝通的效率不在於作者說了什麼,而在於讀者接收了多少。如果詳實的說明阻礙交流,那麼科普便喪失其意義了。

不過即使有意掌握文章的深度,初學者該怎麼判斷什麼應該寫進文章呢?老師指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讀者的回饋中養成品味,所以再次強調,寫作的訣竅是練習。

更重要的,科普不是終點,科普的目標在於承先啟後。讀者終究要放下科普,拿起課本或期刊論文,踏入嚴肅而且冷漠的科學世界。科普作者的職責是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在告訴讀者瑰麗想像的同時,也要說明當前研究的限制。因此,只要留下足夠的參考資訊,讀者就能在往後的學習中,逐漸了解當初作者想方設法要告訴他們的,是科學的哪一面。

結論

即使無法以科普謀生,也值得為了提升能力、宣揚理念與捍衛自己的研究寫作。科普的特性是寫實、有趣和淺顯,寫作前可鎖定讀者以安排內容深淺和用字風格。科普文章也像故事,需要破題和鋪陳,欲傳達的知識若在故事的高潮細述,有助於讓讀者在讀畢後回味無窮。

行文時要留意,內容簡化不代表裝可愛,用字盡可能周詳而不冗贅,抱著分享而非炫耀的心態。吸引讀者之後,若能保持他們的注意力,移除無關或令人困惑的內容,可以大幅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完成作品後可以投稿或刊登在自己的網站上,利己也利人。

若擔心簡化的內容會誤導讀者,可以用註記或參考資訊補充說明。畢竟科普的目的是引領讀者踏入科學世界,只要留下足夠的延伸資訊,讀者終究能從比喻中習得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