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沒靈感、寫不出東西怎麼辦?

原本我開啟部落格編輯器是打算寫一篇文章,總結我兩周以來學習降噪演算法的經驗,但回過神來,已經盯著標題與目錄一個鐘頭了。我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把原先的標題刪除,開始思考「如果寫文章碰到瓶頸,除了躲在桌下哭訴沒有人愛我以外,還能做些什麼?」,在閱讀了網路和實體書籍資源後,我寫了這文章。因此,本文不只是各項建議的彙整,也是這些方法的實踐。

寫作瓶頸的成因為何?

我寫不下去了……

儘管已經寫了十幾篇文章,每次開啟新文件的時候還是很掙扎,因為我要不是在文章的開頭感到絕望,就是在寫一半的時候覺得快不行了。我試著問論文寫作的老師,當他碰到寫作瓶頸時會怎麼克服,他說:「我在列完大綱後都能順利地寫完論文,所以沒有碰過這種障礙。」

人類的悲喜和苦惱並不相通,我得靠自己找出解決辦法。

為什麼會碰到障礙?

寫文章卡住多半是源於沒有東西寫(知識問題)和寫不出字來(心態問題)。在我的寫作經驗裡,大部分的情況都是碰到心態問題。畢竟無論是寫何種題目,至少都有個預設的目標,有目標表示有初步的想法,既然有想法便不至於沒內容可以寫。是以多數的情況是讀穿了參考資料,卻在文件上打兩個字刪三個字,好似永遠也寫不出文章來。

怎麼辨識寫作瓶頸的成因?

針對不同原因需要不同的解決辦法,那麼該如何辨識寫作瓶頸的成因呢?Esor Huang(電腦玩物的站長)建議大家口頭陳述想要表達的概念,由於打嘴砲不用負責,所以如果內心有點想法的話幾乎都能講出一些東西來,進而排除是知識問題。

除了這個方法,我也提供一項判斷的策略:問問現在自己的感覺如何。假如真的沒東西寫了,那面對空白文件的時候,腦中浮起的應該是困惑:「什麼是微生物分析?」、「什麼是天文生物學?」、「我什麼都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在這裡」,此時有充分好奇心的同學,應該會自動自發找資料,在資料搜索的過程中為撰寫文章準備。

然而,如果是心態問題,打開文件時應該會出現恐懼、焦慮、害怕、猶豫、逃避等情緒。假如某個人笑著看著文件,卻不時點開社群網站和 Youtube 呵呵笑,即使沒有前述情緒,這個人也碰上了心態問題。

知識問題和心態問題需要不同的解決策略

如果是知識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充實知識,閱讀書籍也好,回顧先前的筆記也好,讓空乏的大腦裝滿寫作的素材克服無東西可寫的困難。如果是心態問題,那麼解決之道便是調整心態,想辦法擠出字來,榨乾自己直到碰上知識問題。我認為寫作一定會碰到障礙,從興起寫作的念頭,我們就開始「不知道寫什麼、閱讀和學習、寫不下去了、調整心態、榨乾自己、不知道寫什麼、……」的循環,既然決定寫文章,就拋開恐懼吧。

知識問題:該寫什麼?

成長是寫作與學習的循環

關於知識問題,紀大偉老師有很棒的建議:研究所(或成長)是寫作與閱讀的循環。當寫得殫精竭慮,再也寫不出東西的時候,便該停下筆去學習或去閱讀。不必侷限於文章的主題,相關的專著或文章都可以接觸,既能補充匱乏的知識,也能促進知識間的連結,有助於寫作時有足夠且有趣的內容可以輸出。

學習不能作為逃避寫作的藉口

然而吸收知識不能作為逃避寫作的藉口。之前寫多樣性分析的簡介文章時,因為總覺得不夠熟悉各項指標,所以遲遲無法下筆。我原本以為這是知識問題,但世上的知識是讀不完的,我的文章也非得涵蓋所有知識,因為對自己知識的不安而裹足不前,這是心理問題。

擱置手邊的工作去閱讀是為了寫作,而不是為了享受閱讀的過程。如果真的發現要補足的知識讀不完,那麼應該重新審視文章的主題,而不是陷在學習的沼澤裡無法自拔。

為了寫作而學習,為了學習而寫作

因此,有效的閱讀要寫筆記。藉由寫筆記留下內容與思考的紀錄,之後撰寫文章便不需要回顧原始資料,還可以累積寫作的素材。例如這篇文章即是我讀了不同來源資料的筆記彙整出來的。

寫作兼具思考和表達兩種功能

寫作既是表達的媒介,也是協助思考的工具

在說明心態問題前得先釐清寫作的兩個功能。首先,寫作是傳達觀念的媒介,亦即寫作是表達的工具。但寫作有另一種身分,寫作是協助思考的方式,或著說,寫作其實是思考的一部份

因為這兩種功能的差異,所以儘管許多人曾碰到寫文章卡住的問題,仍有些編輯主張沒有寫作瓶頸這回事。因為從寫作即是思考的觀點而言,寫作之於思考有如呼吸之於跑步,跑步覺得有些吃力的時候,不該歸究於呼吸障礙而停止呼吸,應該專注於調整呼吸才對。寫作時亦然,想不到該寫什麼的時候,不應輕易中止寫作,反而要設法用寫作解決問題。

透過寫作思考的好處

但為什麼寫作能夠協助我們思考並解決寫文章卡住的問題?首先,我們很難不依賴具體的東西把事情想清楚,例如在跟人說話的同時比劃手勢,或是利用紙筆和公式協助數學運算。因此,在寫不出東西的時候更要利用寫作呈現思考的過程,讓大腦主動思考,集中思緒在主題上,以免不同的想法在腦中衝撞,最後只剩下美食、假期和旅遊等無關事物。

此外,我們的大腦無法一次處理太多事物。寫作留下的紀錄可以讓我們追溯思考的路徑,並依此延伸新想法,繼而組織文章的架構。

以寫作(思考性寫作)解決寫作(表達性寫作)問題

綜上所述,當我們寫文章卡住的時候,其實是用於表達的寫作中止了,但用於思考的寫作應持續進行,利用自由書寫等方式呈現把所想的內容保留在文字。如此一來,既推進了寫作的進度,也累積了一些文章的素材。

##完美主義的心態問題

最好是更好的敵人

完成永遠比完美更重要,因為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我自己寫作時經常犯完美主義的問題。以我部落格人氣最高的那篇文章為例,那篇就是完美主義的產物。你稍微看一眼可能會感到疑惑:「完美主義?可是那篇用字紊亂而且格式也歪掉了耶?看起來不是很完美啊!」

沒錯,這就是完美主義的的下場。在撰寫開頭時便字斟句酌,隨後每寫一個字要反覆修改半天,這樣子不僅離完成遙遙無期,還會因為過分在乎細節,反而分不清文章各段的價值,忽略整體的優劣。截止日接近的時候,在匆忙之下也沒有時間充分的修改,最後不得不發布未經潤飾的最新版,而不是理想中的最佳版。

化解完美主義的心理暗示

既然完美主義是心理問題,那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改變心態,以下是幾個在寫文章前可以提醒自己的事情。

  • 其實沒有人在乎你寫了什麼:我的網站雖然意在吸引那些潛在的同儕或貴人,但其實每天點進來的人真的很少,為了一兩個字或一句話搞些有得沒的實在不值得。

  • 其實也沒有人會好好看文章:其實我寫完文章的時候都會寄給朋友或老師看,他們未必對內容有興趣,即使有興趣也不會一個字一個字看,所以別太在乎一兩個字的差異。

  • 其實寫文章也沒什麼了不起:雖然寫了部落格記錄學習歷程,面試還是被嘴沒有實際作為實踐理想,在學校也不會因為多寫了什麼被打高分。所以與其寫得字字珠璣,還不如白話地寫出自己的見解,幫助自己才是寫作的初衷。

  • 其實在乎的事情可能是垃圾:寫文章不免來回增刪好幾次,要怎麼知道目前寫的那段是不是垃圾?只有寫完初稿才知道。所以不痛快下筆完成文章,有可能就是在垃圾堆裡面反覆撿拾垃圾,還以為自己很用心。

  • 其實沒寫完就是零:我的電腦裡還躺有好多文稿和寫作計畫,大腦裡也一直浮現新的點子和想法,但是沒寫出來誰也不知道有這些東西。你看,李嚴又帥又強,炸蝦讓人在電視前看了都想吃,結果少了收尾的醬汁還是被小當家打臉。

當然寫這些不代表說寫文章是一文不值,文章累積起來還是很可觀的,只是要調整心態,畢竟寫完才有修改的空間。

在輕鬆的媒介寫作

除了心理暗示,也可以改變寫作的媒介降低完美主義的顧慮。大家應該有類似的經驗吧,新學期發了新課本,擔心頁面被弄髒不敢翻頁不敢做筆記,但讀二手書的時候怎麼劃記都不心疼。

寫作也是一樣,當坐在高級辦公室、高級椅子、蘋果電腦、高品質文書編輯軟體前鄭重地打開文件卻寫不出字來時,不妨用隨便的態度看待寫作這件事,用廢紙、新文字文件等看起來很廉價的媒介去寫,寫爛了也不在乎,反而能擺脫完美主義的魔咒。這篇文在用電腦編輯前,即是在印壞的影印紙上擬出來的。

或是找朋友聊天,即使朋友無法給出回饋,只要他能作為自己的聽眾便有助於克服完美主義的障礙。使用臉書、LINE 或 Instagram 等能記錄文字的通訊軟體聊一聊寫作主題,也順便留下草稿紀錄。我的經驗是,在對方不懂主題的情況下,自己為了裝出一副厲害的樣子便會大放厥詞,反而無意間寫出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如果沒有朋友,自己在紙上或社群網站開一則小文章自我對話也是不錯的選擇。想想平時在 PTT 或臉書發廢文的時候文思泉湧,但開 word 寫文章卻處處制肘,恐怕是社群平台本來就鼓勵大家發表沒路用的想法,在上頭可以在這種氛圍下擠出字來。

以截止日督促自己行動

除了降低期待,設下截止日也是化解完美主義的必要方法。人都很浪漫的,如果沒有截稿日提醒現實的殘酷,也許還會以諾貝爾文學獎為目標慢吞吞地寫文章。藉由設下截稿日,讓自己意識到生存的危機,便不會浪費青春去雕琢一部大作了,從而腳踏實地展開行動。

工作負擔的心態問題

因為看不到完成的一天而拖延

「完蛋,我一定完成不了」這是每個決心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始於足下的熱血男兒起步後的第一個念頭,於是整個人癱在電腦前不斷發呆,看似在網站上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只是在逃避現實,最終在截止日當天被擊倒。

解決心理負擔的策略即是減少單次的工作量,例如權衡標題的廣泛性,縮減議題到可處理的範圍,列大綱和細綱將文章分為獨立的單元,利用每天的空閒時間自由書寫,再用完整的時間整合不同的片段形成段落,最後完成文章。

多少做一點努力

即使有很重的心理負擔,也不要全然放棄努力。運動、唱歌、爬山、耍廢都無助於完成文章,東摸西摸也不會加速完成的時間,只有專注於文章才有機會成功。因此在信心被擊倒的時候,得加減做些事情,例如調整大綱、加入新的圖片、改善排版、插入引用等等,在等候勇氣恢復的時候為之後寫作的過程減輕負擔。

真的寫不出來,也可以先寫點其他的文章。此舉可以保持書寫的慣性和動力,讓大腦處在書寫模式,增加完成的文章的信心也順便磨筆頭。

安排可行的寫作計畫

安排寫作計畫的快感跟寫完一篇文章一樣,所以不要安於計畫。但有時仍需要可執行且可維持計畫,我自己的經驗是把文章撰寫分為蒐集資料、紀錄筆記、自由書寫、彙整想法、寫草稿、列大綱、撰寫文章、修改與校正等八個步驟,由於大家都不是專職作家,總會有俗務纏身,所以想要立下「今天要完成這篇文章」這種目標往往會失敗。

因此,相較於以目標安排進度,用努力的程度來安排進度會比較適當,例如今天安排花三小時蒐集資料,如果蒐集不完就算了,用僅存的資料先走一步。如果全部流程走完,一篇文章的內容撐不起標題,那改標題即可,不需節外生枝。畢竟已經用努力來安排進度,每段時間都投注了最大的精力,如果只完成這些內容,那也沒有愧對任何人了,驕傲地把標題改小吧。

結語

寫文章卡住的時候應釐清是源於知識問題還是源於心態問題。如果是知識問題,需要藉由閱讀和學習充實寫作的素材。如果是心態問題,則要逼自己擠出任何文字,直到腦中沒有任何想法,得重新學習為止。

寫作既是思考的方式也是表達的方式,儘管寫作(表達)碰上障礙,也不要停止寫作(思考),藉由自由書寫呈現想法,保留思考的途徑和內容,將有助於規劃文章內容。

完美主義和拖延的心態是完成文章的敵人,因此寫作時要降低期待,列大綱劃分文章為數個單元各個擊破。即使碰到障礙也不要輕言放棄,看書寫筆記、調整排版、繪製配圖和修正錯字等工作都有助於減輕之後的負擔。畢竟沒有克服絕望的方法,耍廢和講幹話只會讓時間流逝,面對寫作瓶頸只有硬著頭皮闖過去才有機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