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機器

小說1是以主角朋友的紀錄呈現。開頭場景類似電影《來自地球的人》,是一場舉行在主角家裡的沙龍。當一夥人正熱烈討論著時空本質時,主角現身向他們展示了正在打造的時光機器。不過要到主角衣衫襤褸,渾身是傷地出現在再次造訪的友人面前,讀者才得以讀到由敘事者轉述,主角經歷的未來冒險。

因為急煞事故,主角被拋出時間機器,來到八十萬年後的世界。雖然與目標的時間區段不符,但本著開拓者的雄心,他決定好好地了解這個世代。主角首先接觸的是身形矮小且細皮嫩肉的埃落依人。埃落依人的外觀不因性別而異,主要以蔬果為食。他們的語言單調而且智慧有限,也未見其有任何生產活動。

望著四處的大樓廢墟和文明遺址,主角推論埃落依人應該是進步到了盡頭的社會產物。隨著社會進步,人類逐漸克服生存威脅與競爭壓力。一旦沒有威脅與競爭,能力與奮鬥便無關個體生存。於是,以往視為重要特質的野心、智慧和力量等在存活下來的族群逐漸廢弛,最終演變為只懂得享樂的埃落依人。

在與埃落依人相處一段時日後,主角對他們的習性益發困惑。首先,既然埃落依人幾乎沒有生存能力,他們究竟從何獲得營生的資源?另外,生性樂觀且無害的埃落依人為何異常地害怕黑暗,也不敢接近各處的井口?

隨著奇異事件接二連三,例如沉重的時光機不翼而飛、在台座上聽到詭異笑聲、夜半瞥見似白狼的生物還有不知通往何處的古井等,主角漸漸意識到,這世界還存在另一批人。這猜想在主角於廢墟直擊一種蒼白枯槁的醜陋生物獲得驗證。

這些族群被稱為摩洛克人。主角推論,埃落依人與摩洛克人源於工業時代資方與勞方的極端分化。在上位的資本家追求雅致,在下位的勞動者掙扎求生;資本家日漸退化,勞動者益發強韌。資方與勞方因階級固化而互不通婚,逐漸形成生殖隔離,最演化為象徵高雅但不事生產的埃落依人,以及醜陋懼光卻身強力壯的摩洛克人。

起初,主角認為埃落依人與摩洛克人仍延續著工業時代資方與勞方的主從關係。然而,當主角進入地底搜索時光機,發現被啃食到一半的人肉,他才瞬間明白埃落依人恐懼的根源。

原來,埃落依人是摩洛克人的牲畜。雖然上位者最初能以資本壓迫勞方,可是隨著勞動者逐漸掌握生產工具和技術,僅存世襲財富而無實業能力的資本家便無法對抗勞動者的反撲。於是勞資的關係反轉,勞動者仍舊像工業時代一樣供應著資本家生活所需的一切,但這種關係無異於飼主對牲畜的餵養。

經歷過這番震驚後,主角還遊歷了三千萬年後太陽能耗盡而衰亡的世界才回到現代。

不過,主角的朋友對於他的冒險多持懷疑態度,再加上主角自己的印象都有些錯亂,口說無憑的奇聞軼事更難以置信了。為證明自己所述,主角再次踏上時光旅行。不過,小說卻在敘事者無期的等待中畫下句點。

我覺得小說中最令人驚嘆的景色是三千萬年後,死寂、淒涼和鬱悶的末日描寫。這段情節或許來自克耳文勳爵的推理。

克耳文勳爵假設地球曾是個熾熱而無法維持生命存在的星球,於是以鐵球冷凝的實驗推論地球約有四千多萬年歷史。隨著地球冷卻,太陽熱能也會因引力塌縮的極限而消退。最終日光燒盡,全球冷凍。

然而,依照我們現在的理解,地球面臨的未來將是相反的景況,太陽將持續膨脹,吞沒太陽系的每顆行星。

另外,威爾斯設定的光機無法回到時光機完工之前的日子。因為時光機會在時間軸上連續移動,若持續回到過去,最終勢必撞上當初打造的時光機,造成時光機毀壞。

雖然推理方式不同,不過這說法和《時間旅人》的 Ronald Mallett 博士的理論巧合地相似。這種說法解釋了為什麼至今我們還沒有看到來自未來的人,畢竟第一部時光機還沒問世。

這設定不禁令人思考,每次時間旅行,穿越時間的幅度會和距離同步嗎?畢竟地球自轉速度越來越慢,若用天來評估時間旅行的長度,很有可能穿越過去後發現自己身在太空吧?

不過,時光機或時光旅行的種種悖論或許不是《時間機器》的主軸。時光機對威爾斯而言,應該比較像當今異世界小說用以交代主角在不同世界穿梭的媒介。

相關的媒介有旅行(例如格列佛遊記)、太空探險、輪迴等,只是威爾斯使用時光機為媒介,將之作為開啟冒險的按鈕,藉此呈現出他所營造的世界。這個世界不一定要能預測未來的矛盾,也可能源於今日荒謬的局面。所謂奇異,只不過是變了樣的現在。


  1. 1.Herbert Wells. (1895) The Time Machine,台灣由棉花田文化翻譯出版為《時間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