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俱樂部與都市不對稱性

「你有去過橋下俱樂部嗎?」

橋下俱樂部,是我家鄉某個村民聯絡感情的地方。俱樂部的位置在中山高某段陸橋底下,旁邊則是一條長滿雜草的臭水溝。整個空間只有一個排球場大,高度也不高,稍微伸展就能摸到因車流而震動的橋底。

原本橋下沒什麼人的,好像某次有一整套家具被棄置到這邊,才吸引了沒事幹的中老年人聚到這,甚至一些被子女拋棄的老人把更多家具堆積到橋下,經營著自己真正的家。

我的舅舅對於這現象有個精闢的見解,他說橋下俱樂部是沒有神的地方。橋下正好位於那邊幾個宮廟的中心,由於橋下附近的居民離廟宇都很遠,所以一旦橋下俱樂部的硬體成形後,村民都聚集到這裡來了。

橋下俱樂部的興盛可能從我幼稚園開始,而衰退是什麼時候我不清楚,因為等我再次造訪橋下時,「橋下俱樂部」的塗鴉已經被抹去,先前堆積的雜物也被清空,只剩下公路工人在此小憩留下的菸蒂和飲料瓶。

新店溪左右岸兩岸的橋下俱樂部呈現某種不對稱性。

不對稱性的其中一層含義是某種事物比另一種多:重子不對稱性是重子的數量大與反重子,掌性不對稱是自然界的胺基酸多數左旋。而都市的不對稱性應該可以說是某種不平衡,例如區域的環境、硬體和人流組成差異等。

永福橋

永福橋左岸端是新北市永和區長春老人健康會,娛樂設施完備,例如歌舞機和桌球桌等,路過總能聽到卡啦ok和桌球乒乒乓乓的聲音。相較之下,右岸端是交通義勇警察大隊中正二中隊的中隊部,未開放給民眾使用。

福和橋

福和橋左岸端光線明亮且空間寬闊,下層河階有大尺寸的象棋與棋盤為裝置藝術,棋盤周邊則有幾張石椅,幾個中年人躺在椅上睡覺。上層河階則有一溜冰場,上頭幾張聚在一起的滑輪辦公椅,反映了社交活動的蹤跡。(我覺得這些椅子就像恐龍踩在泥土上的腳印一樣,雖然不是恐龍本身,但都是某種生活的證明。假如這世界人類突然消失,那這些尋常的椅子也會是外人研究當今人類的珍貴資產吧?)目光所及有六名老人,但只有一位女性。遠方傳來的乒乓聲暗示桌球場的存在。

福和橋右岸端緊鄰公館河濱公園,但空間狹窄,草坪雜亂。雖然在停留的十分鐘間有百人通過,但無人駐足,僅有剛到時即在此處休憩的是兩名自行車騎士和兩名睡覺的人。(15時00分)

秀朗橋

秀朗橋左岸端的空間也很寬闊,一旁是溜冰場和籃球場,有許多傳統台式建築的彩繪。共有五位中年人逗留此處,其中有一位演奏家,一名自行車騎士,一名步行者,兩個在餵鴿子。地上有重型機具拖曳重物留下的刮痕,正好劃出一張空白的五線譜。(13時30分)

秀朗橋右岸端和左岸端截然不同,空間狹窄且陰暗,雖然有十二人在此休息(六小孩,八女性),但多不久留。待我離去時,僅剩一人在此發呆。(14時49分)

陽光橋

陽光橋左岸端是近河岸的小平臺,因為陽光橋很狹窄,所以此處沒什麼遮蔭。然而,因鄰近陽光運動公園,仍有一家大小在此處閒聊嬉鬧。(13時45分)

陽光橋右岸端則是很大的廣場,地面是石磚鋪成,和其他地點的水泥地很不一樣。和左岸端類似,幾乎沒有遮蔭。現場有二十人,七個小孩,大人都坐著看小孩玩耍。(14時30分?)

中央路橋

中央路橋左岸端在陽光運動公園往碧潭處腳踏車程十分鐘。地面跟陽光橋右岸端一樣由石磚鋪成。共有十四張石椅子,但有十七人在此休息,幸好有三個小孩,他們只坐半張椅子。(13時55分)

中央路橋右岸端則是微樂山丘腳踏車躍動體驗區。場址如其名,位於新店溪畔自行車道一旁約四米到五高的小丘。現場佈置了越野腳踏車賽道(例如高低起伏、極度傾斜、蜿蜒的車道等),原本想去體驗躍動感的,但將近三十名小孩在排隊,於是打消此念頭。(14時20分)

碧潭大橋

碧潭大橋左岸端就像是宮廟旁的涼亭一樣,擺放了陳舊的桌椅。有一家庭在此處嗑瓜子,兩個中年人躺在木椅上滑手機打瞌睡。現場有五小孩,七女性。跟其他站點相比,這裡零碎的桌椅、野餐的家庭、慵懶的氣氛和低落的人群流動率更像家鄉那個被棄置的橋下俱樂部。(14時00分)

碧潭大橋右岸端的附近是碧潭風景區,但沒一個人在此處逗留。周邊有一張告示牌,若不細看的話,感覺像在說這幾張石椅子是某些文物(14時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