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書店》
在《星期五的書店》的一開始,大學生倉井史彌造訪了網路上好評不斷的「金曜堂」,替臥病在床的父親尋找一本書。史彌的父親是連鎖書店「知海書店」之經營者,他在生病之後向史彌索還─庄司薰的《聽不見天鵝唱歌》。搞丟原書的史彌買了不同版本的書還給父親,卻被父親以「這不是我要的版本」為由拒絕了。因此,史彌才遠赴位於野原車站內部的金曜堂,據說顧客總能在那找到當下最需要的書。
由於錯過末班列車,史彌寄宿於金曜堂,結識了書店的合夥人:店長槙乃、外場栖川以及老闆靖幸。史彌向槙乃解釋自己尋書的動機,還有身為書店繼承人的內心矛盾。槙乃經過分析,推測史彌的父親並不在意書籍的版本,他期待史彌能讀一次那本遺失的書。
在槙乃的鼓勵下,史彌讀完《聽不見天鵝唱歌》,在其中發現自己與父親的縮影。史彌這才明白,父親不希望他在面對家族壓力時勉強,希望史彌重視自己的願望。與父親和解以後,史彌也重拾閱讀的興趣,決定留在金曜堂打工。書店裡的客人形形色色,各自有不同的煩惱。有人懷疑向自己求婚的男性,有人找不到朋友,有人則面臨裁員危機。他們來到金曜堂,結識了書店成員,也不約而同在書裡發現與自己相似的處境,從而得到化解問題的想法或勇氣。
四名帶著煩惱的客人、四本著作、四名書店店員,他們因為書籍而起的緣分構成了《星期五的書店》的四則短篇故事。除了講述客人解決煩惱的過程,也揭露了書店合夥人的一些背景資訊。槙乃、栖川以及靖幸是高中同學,他們都很喜歡閱讀,所以成立了「星期五讀書會」。在畢業之後,靖幸為了擺脫自己家族的影響(他家族經營地方建設),所以開設了金曜堂。三人時常提及一名不在金曜堂的讀書會成員,他是帶領內向的栖川融入團體,也是讓槙乃泛著淚回憶的人。
《星期五的書店》作為一本關於書的小說,作者提及了不少著作,也以書店的客戶重新演繹這些故事。因此,每次角色引用某書的內容時,我都會略讀過去,大概知道情節就好,深怕一不小心就被透漏某本書的結局。除了這點之外,閱讀體驗還蠻輕鬆的,沒有讓人心痛的橋段,人物間的衝突也不至於惡化到彼此仇視。
很像聽一名愛書的好友,在想盡辦法在不透漏劇情的情況下,用一則一則故事來引導你去閱讀原作。換句話說,就是用一整本書的篇幅來推坑。畢竟,如果知道角色因為某本書而有所轉變時,難道不會好奇書的內容是什麼嗎?全書最喜歡的應屬第二則豬之原小姐的故事吧。豬之原小姐不解看似完美的未婚夫為何看上沒有魅力的自己,於是委託史彌監視自己的未婚夫,以抵銷他誤會自己為小偷的荒唐事。史彌在書店沒看出疑點,豬之原倒是自己找到對方拈花惹草的證據,於是向未婚夫提出分手。
得知這消息的史彌力勸雙方和解,意外得知兩人的關係。原來豬之原的未婚夫是小時候傷了她的同學,他一直活在愧疚中,所以才在整形後接近豬之原,並被她的堅毅所吸引。然而,豬之原並不希罕他的同情,也不認為自己有所缺陷。豬之原是錢德勒的書迷,一直想成為像馬羅般的硬漢。不過,當她面對重要人士的背叛或自白時,她的決策會跟馬羅一樣嗎?雖然金曜堂勸和兩人的情節有點狗血,但我很喜歡讓豬之原小姐面臨自己崇拜角色類似處境的安排。
竟故事埋了未解的感情線,例如史彌在打工過程中逐漸喜歡上槙乃,兩人的感情卻沒有加溫的機會。另外,那名缺席的讀書會成員是誰?他與槙乃的關係是什麼?史彌還是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外人,他要怎麼在書店裡創造不亞於其他三人高中情誼的回憶呢?期待剩下三本續集!
名取佐和子(2018)。星期五的書店(韓宛庭譯)。獨步文化(原著出版於 201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