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無戰事》

本書並非控訴,也非懺悔。它試圖報導一個被戰爭摧毀的世代——儘管有些人得以在炮火下幸免於難。

年輕人在追求國族主義的師長鼓吹下,即使帶有疑慮,仍在「民族」、「愛國」、「勇氣」等氛圍下從軍。然而,和崇高精神相悖的軍隊文化很快地磨耗青年人的熱情。軍隊唯一的目的是把所有人鑄成合格的士兵其中不注重思想,只在乎規矩和系統。

軍隊也是個能讓人不受限地欺壓他人的環境,無意義的操練和沒用的懲戒只因上級作威作福的想法就施加在士兵上。這種壓迫比敵國威脅或崇高精神更能促成同袍的情誼,但很諷刺地,比起敵人,這些逼迫百姓拿起武器對抗另一群百姓的軍官和政府還更加可憎。

然而,戰場上的士兵為了自保沒得選擇。即使明白對壘的敵人也是政府的棋子,卻只能忽略對方的人性,將對方想像成殺人兵器。如此一來,才能讓自己冷酷地執行任務,不被道德和倫理問題搞瘋。即使離開前線,回到生活中的士兵仍因戰爭壓力而無法想遠,僅能得顧且過,為了滿足最基本的需求而活。這些年輕人不若其他成年人和老年人,在戰爭外仍和世界有所連結,可以為其他寄託而活。

這些年輕人才和學校告別就上了戰場,對於未來仍沒有想法與目標,其過去又貧乏空白,像失根的植物,被扔進戰爭的渦流不得脫身。他們經驗裡只有砲聲、槍擊與榴彈,想像中只有恐懼和焦慮,沒有未來。

儘管一次大戰開啟了總體戰先聲,但德國境內未受到嚴重波及。儘管如此,這群年輕人在家鄉僅存的美好回憶也因戰事變得陌生。與血腥戰場脫節的居民無視士兵的慘痛經歷,用空虛的榮耀嘉許疲累的士兵,高談闊論些無謂的決策。

於是,家鄉已不再是家鄉,昔日成了陰影,永遠把步入戰場的士兵隔離在外。他們唯一能依靠的,是共歷生死的戰友。

隨著戰鬥持續,德國雖然維持帳面上的軍力,卻得動用老弱殘兵上陣。未經嚴格訓練的士兵在戰場純為砲灰,即使老兵想出力救援也無可奈何。戰爭末期,談和的傳聞日上,但士兵的焦慮只是越來越重,深怕他們會在和平的前一刻死去。

但,活著又代表什麼?老一輩的人將回到他們過往的生活,新生代的人要從廢墟中重建,可是戰爭世代的人要往哪去?在故事最後,主角的死也許是最好的結局了。陌生的家鄉,離世的同袍,茫然的未來,僅剩死亡是明朗。

最終,一個人的悲劇在政府軍方的報告中化為「西線無戰事」五個字,於歷史中遺忘。

雷馬克的手法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詞藻,就是用一個個場景表現悲哀。戰爭、軍事、政治會搞砸自有原因,所以我猜他才會說這本書不是控訴和懺悔,而是無奈的描寫。

當今的各種國際或社會問題都沒有簡單的答案。即使想解決問題,也需要知識與道理。對此,小說家或許是最無力的,但他們的著作是讓人察覺問題的管道。我認為,作品引發的顫慄、不安、詭譎、悲憤、懷疑、宏大等感受是起身做些什麼的起點。

回到此書,我挺能體會士兵恨敵人還沒恨士官強烈的感受。另外,我相信備戰是維持和平的重要手段。不過有時看到電視政論或網路論壇討論也會想,若能了解戰爭的沉重,還有人能鼓吹戰爭或對其產生什麼幻想嗎?基於這樣想法的戰爭會把我們變成什麼模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