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俱樂部與都市不對稱性
「你有去過橋下俱樂部嗎?」
橋下俱樂部,是我家鄉某個村民聯絡感情的地方。俱樂部的位置在中山高某段陸橋底下,旁邊則是一條長滿雜草的臭水溝。整個空間只有一個排球場大,高度也不高,稍微伸展就能摸到因車流而震動的橋底。
原本橋下沒什麼人的,好像某次有一整套家具被棄置到這邊,才吸引了沒事幹的中老年人聚到這,甚至一些被子女拋棄的老人把更多家具堆積到橋下,經營著自己真正的家。
我的舅舅對於這現象有個精闢的見解,他說橋下俱樂部是沒有神的地方。橋下正好位於那邊幾個宮廟的中心,由於橋下附近的居民離廟宇都很遠,所以一旦橋下俱樂部的硬體成形後,村民都聚集到這裡來了。
橋下俱樂部的興盛可能從我幼稚園開始,而衰退是什麼時候我不清楚,因為等我再次造訪橋下時,「橋下俱樂部」的塗鴉已經被抹去,先前堆積的雜物也被清空,只剩下公路工人在此小憩留下的菸蒂和飲料瓶。
新店溪左右岸兩岸的橋下俱樂部呈現某種不對稱性。
不對稱性的其中一層含義是某種事物比另一種多:重子不對稱性是重子的數量大與反重子,掌性不對稱是自然界的胺基酸多數左旋。而都市的不對稱性應該可以說是某種不平衡,例如區域的環境、硬體和人流組成差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