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內容寫作課: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
這本書意在指引專家學者撰寫科普文章以發揮他們的知識影響力。作者強調科學溝通的必要性後,提供了爆紅文章的架構與撰寫流程,接著解釋這些文章引人注目的要素,並且從泛科學網站的文章瀏覽資料中彙整出熱門主題供讀者參考。最末兩章聚焦行銷與傳播,講述如何從寫文推廣到建立個人知識品牌。
這本書意在指引專家學者撰寫科普文章以發揮他們的知識影響力。作者強調科學溝通的必要性後,提供了爆紅文章的架構與撰寫流程,接著解釋這些文章引人注目的要素,並且從泛科學網站的文章瀏覽資料中彙整出熱門主題供讀者參考。最末兩章聚焦行銷與傳播,講述如何從寫文推廣到建立個人知識品牌。
科學溝通能力究竟有什麼重要性,為何值得投注心力練習?
溝通是學術的一環。科學的進展大抵可以分為「發現新知」和「傳播新知」兩個部分。發覺問題、建立假說,最後設計實驗證明的過程,仰賴研究能力;將新發現以具體而且可信的論證方式傳遞給他人,則仰賴表達能力。
越是非凡的發現,越需要清晰的語言才能充分闡明。因此,除了研究的本領,科學溝通的能力也值得重視。
這篇文章是我找指導教授的經驗談,希望能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搞不清楚狀況,但還是想要讀研究所的人。
路上觀察是基於樂趣而非其他目的,在都市中觀察人文物件的活動,不僅著重它們溢出框架的特性,也關心其蘊藏的故事,因此即使是同樣的物件,也會因為每個人的聚焦點不同而展現出各式各樣的韻味。所謂框架,不單指具體的空間配置,亦包含無形的秩序、美感和理論,有些物件偏離原先的位置或規模,有些則擺脫實用價值流露出其他感覺,觀察這些脫序的事物正是路上觀察學和帶有宣傳意味的廣告、賦予作者意念的藝術品、有理論支持的博物學,或關切秩序的空間觀察者最大的不同。
1923 年,關東大地震震垮了原先井然有序的東京,讓一切化為灰燼,人們得從零開始生活。新事物在斷垣殘壁中源源不絕冒出,新舊雜陳的景況激起許多人的興趣,當中以吉田謙吉為先驅,在隔年於《建築新潮》發表了考現學最早的文獻〈東京克難招牌之美〉。而考現學的另一位開拓者,時任早稻田大學建築系教授的今和次郎對先前跟隨柳田國男下鄉從事的民俗調查漸漸產生疑慮與空虛,不滿忽略今日一再追尋過去的態度,也對將鄉間當作異類觀察的工作反感。於是在吉田謙吉的啟發下,轉而注意起都市的現代風俗,將田野調查手段應用到街道上。
今和次郎一面協助裝修美化克難屋,一面觀察人們如何重新打理生活,復原殘破的建築與文物。他和吉田謙吉結伴上街,以素描見證復興與創始的新奇感受,其成果在《婦女公論》雜誌連載,後來受紀伊國書店的創辦人田辺茂一邀請,以「考現學」為名佈展,為當時的社會留下翔實紀錄,供後人理解重建時期東京人的日常。
待災後重建告一段落,當初的開創者也就沒再發展下去,考現學被商業界過度利用,逐漸從個人用語演變成書報常用詞,其內涵也變成高度發展的商業文化下促進消費的宣傳媒體了。
70 年代日本安保抗爭才剛告一段落,整個城市還在學運的餘波中,地景和秩序被被壞產生大量脫序事物,創造了關東大地震一樣的空間錯置效果,路上觀察學繼承了考現學的基礎,在社會動盪中誕生。藝術家赤瀨川原平和建築師藤森照信等人各自成立社群,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開拓。「湯馬森」便是其中一項發現。
湯瑪森是附著於建築或道路上,毫無用途卻完整美麗地保存下來,無法解釋的凹凸物件,源於 1981 年被日職巨人隊重聘以接替王貞治的大聯盟選手 Gary Thomasson,由於其表現不如預期被挪用於此。那種開在二樓的門或隔壁房屋拆除留下的痕跡都是湯馬森的例子。
從湯馬森、看板建築到招牌考現學,路上觀察累積了豐碩的成果,於是一行人在 1986 年集結起來創立路上觀察學會,偶爾舉行成果展並以出版書籍。
不執著目的和成就,從生活中的「理所當然」看出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關注物件可看之處而不是其帶來的效益。要注意的是,儘管有些企業會在商品宣傳中加入都市學要素,刻意營造路上觀察的氛圍,但這只是錯覺,其目的仍然是吸引目光促進銷售。純粹的路上感覺不是接受「別人希望我們看見的東西」,而是從平凡的都會中找出「自己在乎的東西」。
雖然觀察和紀錄也是博物學的基礎,但相對於路上觀察把觀察當成樂趣的本質,博物學者在觀察自然的同時,亦抱著驗證自然觀的目的,換句話說,觀察是完善知識的手段。
另外一個差異在,隨著資料累積和詮釋,建立起嚴謹的知識體系,於是無數個新學門自博物學衍生,最終導致博物學自身日漸衰微。但是路上觀察學因自身限制不會分化成學科,得以源源不絕保持原貌。若將嚴謹的學科比喻作固體,鬆散的現實比作氣體,研究非常規事物的路上觀察學就是處在秩序和混亂中間不穩定的液態學門,一旦跨過界線就會陷入規範中演變成某種人文學科了。所以路上觀察永遠都不會有結論,它是一種入門學問,不能更深入只能往橫向發展。
路上觀察和藝術都在追尋美,但是藝術來自創作,必定蘊含作者的心理、思考和對美的想法,可以鑑賞或買賣。然而路上觀察注視的對象雖然也是人造物,可是它們的製造目並非創造美感或激發思考,當採用欣賞的角度看待時,無法察覺到來自任何創作者的情感和意念,對於這種物件我們只能觀察然後賦予意義,不能評斷優劣也無法出價收藏。
同樣以路上觀察為基調的還有關切都市設計和環境心理學的空間派,但他們從大局著眼,試圖解讀藏在空間的規則,還抱著建立和諧秩序的企圖。路上觀察則忽略整體,也沒有插手改變的野心,只是單純欣賞那些擺脫框架,展現特色的物件。
《路上觀察學入門》於 1986 年出版,由路上觀察學會的發起人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和南伸坊編輯。全書分四部,「宣言」中的兩篇文章分別講述編輯者踏上路上觀察的心路歷程,和路上觀察與眾不同之處。「街道的呼喚」則透過對談方式,討論重要概念與其成形背景,「我的田野筆記」彙整了高中女生制服觀察、考現學作業、建築碎片收藏等報告,展示不同觀察者獨到的眼光。最後一部「觀察之眼」從博物學的歷史和漫畫考察並講解路上觀察精神。本書不是體例嚴謹、層次分明的指導手冊,而是一種成果展示和概念分享,讀者得自行整理散落各處的核心觀念,並從實踐中體會何謂「走在路上的正確方法」。
本書出版前台南已有社區大學開設路上觀察課程,台大的畢恆達老師亦曾在其通識課程中介紹。行人出版社於 2014 年引進後各地社團林立,台北市立美術館還邀請到路上觀察的元老藤森照信來台參展,並規畫為期三天的台北探索。不過隨著熱潮消退,目前僅剩台南路上觀察團、台北路上觀察學會以及出版社創設的路上觀察學院較活躍。
台北路上觀察學會的前身是 2014 年四月由設計師林承毅在HPX 社群下籌組的路上觀察研修會,募集不同專長背景但同樣對人文和都市觀察有興趣者,籌組讀書會研讀《路上觀察學入門》及《空間就是想像力》,定期舉行成果報告,還組團考察建築歷史變遷、尋訪廟宇或參與節慶。隔年,內部運作的研修會轉型為向外推廣的台北路上觀察學會,展開一系列演講和活動,意在提升全民觀察興趣和敏銳度。近期學會籌畫了尋找河神——文山區文史實境遊戲,也預計在今年秋季邀請日本路上觀察界極推崇的林丈二來台舉行分享會。
在眾人鼓吹之下,台南路上觀察團亦於 2015 年四月在府城成立,除了書籍共讀,也探索特定場域和議題,試圖激起人們對社會、環境的討論,並且透過這些行動定義屬於居民,而非媒體、政府欲營造的台南形象。例如去年他們就號召關心城市發展的民眾一起紀錄將拆遷的舊魚市場周邊可能消失的景物,同時講述河岸歷史與開發計畫,引領大眾思索對家鄉的期許。
相對於前兩個重視行動和集會的團體,出版社的路上觀察學院是在臉書上純粹的分享平台,成員有萬餘人,至今仍保持穩定發文量。
在社團剛創立時,貼文仍循著前輩建立的範例,多半紀錄些在地的人孔蓋、新種類湯馬森或有設計感的號誌等。之後愈來愈多人加入,也累積愈來多內容,但多樣性卻沒有隨數量顯著提升。近期貼文有追求新奇的趨勢,這可能是多數分享者沒有主動觀察的緣故。
社團內的報告可歸類為誇張的商業廣告、文字遊戲(藉由諧音、錯誤讀序、添字產生趣味)、隨機秩序(借位構圖、物品意外地整齊排列)、異常和矛盾(例如無障礙坡道被圍欄封住),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引人注目。推測發文者是在通勤或逛街途中被路上顯著物件吸引,於是隨手拍照上傳,所以發文內容逐漸偏向新穎事物,忽略了較不突出的東西。由於不脫那幾種類型,同類型內又有新奇程度差異,久而久之就成了老梗,不再那麼吸引人。
然而能帶來趣味的不只有新奇,有些樂趣在需要人們空出一段時間,抱著好奇心才能留意到、投入心思才能發現隱藏的樂趣。以郵筒為例,如果不是主動關心,那只有被招牌砸彎的彎腰郵筒會因為新奇而爆紅。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各地的郵筒擺設方式和位置,就會發現有的綠色郵筒孤身一人,有的紅綠郵筒倆倆倚偎,即便是倆倆一塊兒的郵筒,也有負氣吵架背對而立者和親膩面對面者。
因為個人奇想和多樣本比對,讓原本不起眼的郵筒浮現新的關注點,社團內的資料正缺乏敘述和統整,所以儘管累積了很多圖片(甚至有重複),卻沒有從中挖掘出像湯馬森那般新種類的物件。
這可以算路上觀察嗎?
另有一些有違路上觀察精神的貼文。首先是廣告文,路上觀察鼓勵人們看見事物用途外的元素,但廣告本身即為吸引人注意而生,例如:「夾不到娃娃屋」、「超難吃便當店」,若觀察者沒有從中看出其他意味,那分享這些招牌不就掉入宣傳的陷阱了嗎?
其實不只廣告文,還有少數沒有實地觀察,直接轉貼的照片,以及偷渡奇怪議題的貼文,我不太喜歡這種現象,不過硬是畫分界線也有違路上觀察的精神,畢竟從考現學以來,這項學門不曾嚴謹地規範愛好者的活動,而是以「追求趣味」的宗旨連結許多愛好者。路上觀察在日本已有多樣面向,飄洋過海到台灣後,發展出觀念推廣、關懷議題和趣聞分享等不同樣貌。或許這樣才是常態,因為路上觀察學是由大眾的行動和想法定義,而非一個權威決定。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那陣子常常飯也不吃,趁著午後空閒帶著筆記本到圖書館去,既不為觀察建物,也不為調查行人動向,我只想要尋找書中不屬於作品的種種。
一本書除了傳達作者想法的文字外,不免會有歲月造成的黃斑與磨損,隨著每次借閱也能看見文明的痕跡:官方訊息、分泌物、昆蟲以及粗心借閱者遺留的物品。我最感興趣的是被棄置在書頁中的紙張,它們就像拋向宇宙的無線電波、漂浮海中的瓶中信或跌落泥沼的恐龍一樣,一埋就是好久好久,直到有緣份的人將這些訊息從遺忘掘出。
或許這聽起來不像典型的路上觀察學或考現學,但我在附近的書店翻完這本書時,覺得它很貼切地描述了我的行為。雖然空間的尺度從街巷轉換到書架上,可是同樣用另一種眼光看待脫離原本脈絡的物件啊。我總是把圖書館想像成考古據點,架上的書是不同地層,有的書很難讀(硬度),有的書很多冊(深度)各有各的特性,而我自己則是個挖掘文物的考古學家,享受找到時光膠囊的樂趣。
我的母校雖然歷史不長,可是和鄰近學校合併後收納了不少老書,因此藏書量其實很豐富,然而我沒辦法調查所有的書籍,當時推測借閱率越高的書越容易夾藏東西,所以從日本文學專櫃開始。我把筆記本掛在脖子上,從這頭到那頭,一本本地翻閱,紀錄找到東西的同時也記錄翻閱冊數、分類號和作家名稱,因為我覺得這些東西應該和物件出現率有關,也許能歸納出一些規律來。至於我都找到些什麼呢?撇除本來就夾在書中的廣告單,至少看過外國車票、同學會名單,還有一封情書,可是怎麼會有人把這麼重要的東西亂丟呢?
回顧當時的紀錄,我的研究效率顯然不怎麼樣。如同整理自家書櫃,一旦看到有趣的書便會讀得如癡如醉,忘記原本的目的。而且我也不是全然專注在蒐集上,約七成時間耗費在空想「圖書館考古學」的細節,在一旁的自習桌上,用潦草的筆跡記下不存在的理論以及支持這些理論的虛擬教授,還有他們無關緊要的爭論。當時讀了什麼就往一股腦兒往裏頭塞,於是創造出「總體圖書館考古學」、「滅絕係數」、「群論」之類千奇百怪的專有名詞。
後來我對借閱者留下東西的現象越來越感興趣,以我們學校圖書館的日文區來說,有5%的書籍中夾藏物品(調查了約一千本而已),它們是什麼時候放進去的?能經過幾次借閱而不被移除?這些問題沒辦法單靠觀察得出答案,所以我買了一些漂亮的卡片放在一些書中,試圖從實驗中看出端倪。
其中一個計畫是研究夾在「錯置書」的物件究竟可以放多久。錯置有好幾種類型,擺錯位置、編錯分類號,當中最棘手的是貼到別本書的標籤,導致網頁上顯示的資料和實際不符。想要找這本書的人在網路上搜尋不到正確位置,因為出現在錯誤的地方,在該區瀏覽的讀者也不會拿來讀,所以借閱率應該非常低。因為沒找到其他錯置書,所以只能主動下手,當時還很擔心萬一有人也在圖書館裡蒐集這些物件,會不會干擾實驗結果,不過是我多慮了,這書真的如我所料到畢業前都沒有人借來看,藏在當中的卡片仍好端端留在原處。
圖書館考古(現)學一直進行到升上大二,漸漸覺得原本享受找東西的愉悅消失了,為了模仿正式的學科,一再添入的嚴謹性反而成為一種壓力,所以心裡想著「該把這樣的衝勁和好奇心放在專業上」,將找到的東西歸檔後封存起來,結束午後跑圖書館的日子。
最近整理雜物的時候又翻出那時的筆記,想為中斷的研究作交代,於是寫下這篇文章紀念曾經無憂無慮的自己,留下曾「認真幹些沒意義的事情」的證明。
赤瀨川原平, 藤森照信, 南伸坊 (2014)。路上觀察學入門(嚴可婷、黃碧君、林皎碧譯)。行人。(原著出版於 1986 年)
這套書由方法篇和實踐篇組成,作者在方法篇中分析五種可行的建國方式,繼而討論該用何種體制經營之,再列舉許多歷史案例,評論其成敗關鍵,最後探討個人建國的前景。實踐篇則是台灣出版社彙編的建國案例以及兩篇專訪,補充已不再更新的原著。
《PSYCHO-PASS 心靈判官》系列包含電視版一/二季、劇場版、改編漫畫與小說(台灣僅代理本傳和標本事件前傳。),以下是電視、劇場版和本傳小說的心得。
N大學位於港都郊區,創校已五百餘年,即便科學風潮日衰,始終維持嚴謹學風,作育無數英才。
期中考前兩天,大學三年級的S生無精打采地坐在學生餐廳裡,一面思考難題,一面味如嚼蠟地扒著咖哩飯。瞥見同班的R生,便端著餐盤上前打招呼:「哈囉,Q今天怎麼沒來上演習課?」
「聽說已經犯感冒還熬夜準備考試,在家暈倒送醫了。」
「他怎麼這麼堅持啊!」
「畢竟出生地方有名的書香世家,除了校內的競爭,還有來自家庭的壓力。」
「難怪他不顧身子,拚了命也要爭得好名次,若一時怠懈,恐怕要被後輩追過。」
「唉,不過這時也顧不得Q了,上周的作業我想半天仍找不出頭緒,待會兒怕是要開天窗囉。」R懊惱地扶著額頭,「你呢?你寫完沒?」
「原來連你也碰壁了,虧我剛才還想請教你。」S生把餐盤放到一旁,自背包拿出厚厚一疊草稿紙,上頭寫滿方程式與註記。「已經在封閉條件下證明羅姆尼第七十三定理,但一直沒辦法將適用範圍推廣到開放空間。」他指著一條重寫過無數遍的式子。「這裡似乎要先以柱座標表示原式,再套用佛蒙特規則計算。雖然這麼做可以得出定理的原始形式,但會多出一組不能化簡的無窮級數。」
「讓我看看,」R把S手上的卷子抽來仔細檢查。「你的算法跟課本不一樣,還蠻特別的……嗯,我懂了,這邊用柱座標不好解,以極坐標系套用萊頓公式會比較容易。」
「天啊,還有萊頓公式?這應該是國中內容吧。」
「起初我也沒想到這點,見到你的計算過程才靈機一動。」
「新課題這麼重,還要回顧這麼久以前的知識,我開始覺得這輩子讀不完……算了,時間也差不多,把作業留到課後,我們走吧。」
「你的咖哩飯還沒吃完喔。」
「應該是老了,吃不太下。」
「說什麼傻話。」
. . .
「這次要推導伯納德定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引理,請同學務必留意它和戴森定理第九千零八十二引理的差異。」
「老師,這些難道無法統一成簡單和諧的系統嗎?」面對龐雜的知識內容,S生絕望地提問。
「這問題很好,然而答案可能要令各位失望了:這些知識體系無法整合成統一理論。既然課程不趕,容我岔開正課,替同學簡介兩百多年前朗拜爾的研究,他證明科學是發散而不是收斂的。」
「發散?」
「很特別對吧?詳細證明留待研究所的課程說明,目前你們只需了解如今物理體系龐雜笨重,而且動輒數千則定理數萬條公式的原因為何。」
「讓我們引用蘇格拉底的比喻以理解問題。圓形內部是已知事物,外部象徵未知事物。」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大小不同的圓形,「相較於小圓,大圓雖然具有較多已知部分,然而它的未知部分也比較多。」
「從前的學者在知識邊緣朝外探索,逐步擴大人類對世界的理解。然而隨著疆界擴張,將和這裏的大圓圈一樣觸及更多未知,引發新的研究課題。
「但是知識能無限擴張下去嗎?撇除社會因素和認知界線,在前人的基礎下朗拜爾證明了理論上未知是無窮的,知識擴張也同樣無止盡。」
「老師,可是有些科目似乎不符合這個斷言。」
「是的,你沒注意到學校很早就裁併生物學和醫學部門嗎?關於這點學界也論戰了許久,總而言之,描述性、歷史性科學的未知部分是有限的。我們並不期待人體解剖學在維薩里後一千年還能有什麼新意,自然史也只有一種樣貌。它們的差異在於前者發展到最後可以周延未知部分,而後者的發展因技術和線索限制,只能盡可能趨近事實,但不等於事實。甚至有些科目,例如四維生物學,我們離知識全貌還很遠,但基於三維生物的限制,我們的研究只能停在這個階段。
「然而物理學卻不是如此,朗拜爾指出物理學,精確地說是廣物理學的未知部分沒有疆界,每項成果都將觸及更多新難題。」
「這代表我們永遠也得不到真相嗎?」
「可以這麼說,人類的理解會越來越深,但無法抵達終點,自此研究物理將是永恆的追逐。這並非悲觀的事實,對於年輕的科學家而言,即便物理理論逐漸脫離經驗常理,甚至看似彼此矛盾,但他們不會像化學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一樣看到學科的黃昏。
「這種發散性質要以複雜為代價,千萬條公式、交錯互補卻無法替代的種種力學體系。也許21世紀的物理學家看見這樣龐雜笨重的物理學會因為美感而放棄研究,但我們的未來就在這裏頭。
「你們大學生首要目標是努力了解現有知識的全貌,盡可能接觸人類知識的邊緣,然後在研究所中朝未知邁出小小一步,然後用盡一生作出點突破。
「回歸課題吧!待會講解的應用是將來研究的基礎,這裏要應用高等胞物理學的定理,先記下用法,之後再好好理解原理。剛剛講到哪裡了?好,我們從第五千七百七十六引理講起……」
. . .
S和R兩人走在回到宿舍的路上,S回想起課堂的內容不禁感嘆:「朗拜爾真是舉世無雙的天才啊。」
「我查完他的簡歷,沒想到主要研究在他大學期間就完成了。」
「真不敢相信……要是我們恐怕到畢業都還做不出任何有意義的貢獻吧。」
「不要說做出貢獻了,能不能順利畢業我看都是個問題。」
「講什麼不吉利的話,想點樂觀的事吧,倒是說說畢業後想做什麼啊。」
「仔細想想我們研究的東西已超出人類能把握的範圍了,兩百年來的研究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產生實質應用。上週不才報導政府又削減了科研預算嗎?其實我想著轉系和我弟弟一塊兒務農,不過現在恐怕太遲了。」
「你想得太晦暗了吧?不提這了,我急著回房讀考古題,咱們考前見!」
. . .
考試當天,Q生仍未出席。考後S和R決定一同到醫院探望他。
「你不乖乖養病,還讀這麼重的書啊!」S拿起桌上的教科書瞧一瞧。
「不過是上課影帶後面的補充資料罷了,趁在病床上不用打理生活多讀一些。咳、咳」
「我們把上課筆記帶來了,這次考試不簡單喔,你補考可要多加油。對了,你的家人呢?」R把硬碟交給Q,還調侃了她一番。
「他們出外買點心,待會兒就回來了……啊,他們到了。讓我介紹一下吧!」Q熱切地說
「這是讀小學46年級的曾孫、這是讀國中12年級的孫子、這是剛升高5的女兒。」
接著是他們不絕於耳的問候「叔叔好」、「叔公好」、「曾叔公好」
「喔,好好好!」
. . .
結束拜訪後,S和R走出醫院時又閒聊一番。
「唉,還是勸不動他那老骨頭,再這樣下去還沒踏進研究院就要先歸西囉。」
「是啊,若不好好養生,可念也念不完。」
「最近找到一家不錯的中醫,他們的針灸還挺有效的,要不要明天放假我們一起去?」
「好啊好啊,這身腰酸背痛也該找人看看了。」
5uperb0y(2018)。科學的終結。
歷經20年的太空旅行,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太空船今天將最後的訊號傳回地球後,高速衝撞土星,以分解蒸發的壯烈方式,結束13年的土星任務。
卡西尼號是艘軌道探測船,任務結束後沒有能量脫離行星軌道,所以不能像飛掠探測器一樣(航海家 II)飛向深空。它會留在土星系統中,最終因為故障或其他緣故減速而失控墜入土星或其他衛星。
然而土星的衛星中有幾個可能有生命存在(尤其是土衛六泰坦),所以主動讓卡西尼號墜入較無生命可能的土星中,以免滅菌不徹底的機體造成汙染。不過,這種壯烈的自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03 年伽利略探測船也為保護木衛二歐羅巴而撞入木星濃厚的大氣層中。
雖然這邊只提到墜毀階段,其實所有的太空任務都有防止生物汙染其他天體的措施,不過依照天體性質和任務類別可以分為五類。此處,我把重點聚焦在分類的依據和理由,而不是防範措施(詳細作法可以在厚厚的行星保護指導手冊中找到。)
第一類任務是飛掠、繞行或登陸月球、水星和多數小行星,這些天體沒有足夠的液態水維持生命,所以除了例行消毒外,探測船並不需特別處理。
第二類任務則涉及那些可能沒有生物,但是對於生命起源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天體。例如:土衛六、金星、類木行星和彗星。
2014年羅賽塔號登陸彗星就是第二類任務。那次任務檢測到了胺基酸、醇類等有機物,它們很可能透過彗星撞擊為早期地球帶來形成生命的必要分子。(這些有機物質可能是彗星經過星際塵埃時沾上,或是經過恆星附近起反應形成的。順道一提,首次在星際中發現胺基酸的是師大的管一政教授喔!)
雖然金星現在因為失控的溫室效應已經成為高溫煉獄,但是在太陽還沒今天熾熱、溫室效應也沒失控前可能存在一段宜居的時候。另外金星大氣層中有個溫度合宜,且有硫化物補給的區間,若當初有生命誕生,也許能在此續命。相關任務有 2015 年 ESA 的金星快車(繞行任務)和先前蘇聯因大氣壓扁而早夭的登陸任務。
土衛六和土星因為可能有液態水、有機物存在所以同屬二類,但是土衛六多了可棲息的表面以及大氣層中的有機反應,所以研究價值還好過土星。本次墜毀的卡西尼號曾在 2005 年釋放惠更斯探測器登陸土衛六,可惜登陸不久便失聯了,所幸有留下空降時和登陸當下的照片,大家可以找看看,我覺得看起像是乾涸的水庫……
第三類是火星和歐羅巴(木衛二)的「繞行」、「飛掠」任務,這兩天體是太陽系內最有可能找到地外生命證據(無論死活)的地方,執行第三類任務的太空船都要經過嚴密滅菌才行。
火星過去可能有水流、磁場和大氣層,這些都是利於生命誕生維持的要素;即便是今日,生物也可能在岩石與冰層間的夾縫中生存。另一個誘人的證據是1984年找到的火星隕石 ALH84001,上頭有疑似細菌化石、生物代謝排遺。
歐羅巴冰層下可能有液態水層,這些水層不僅和岩層接觸促進物質互動(而土衛六可能是隔絕水層),也能隔絕致命輻射保護生命體。
由於這兩顆天體可居,即便沒有原生種,也擔心地球生物在上頭大肆繁殖影響後續監控,所以火星與歐羅巴的「登陸」升級為第四類任務。
雖然我們猜測火星很可能有生物,可是1976年的海盜I/II登陸任務卻沒有發現關鍵證據。因為第四類任務的預備很麻煩,所以為了往後探測任務方便,又把它分為三個子類,滅菌等級漸增:非適居區登陸(防止地球細菌汙染火星)、生命探測任務(防止地球細菌干擾實驗)、適居區登陸(防止雙向汙染)。
至於第五類則是所有回收太空船到地月系統的任務,涵蓋月球是因為它是將來重點開發區域,若受到地外生物汙染,登陸月球會升級到二三類任務,太空船多了一堆滅菌要求會讓開發變得十分不方便。前陣子 NASA 招募的行星保護官就是要專職這種任務的調查工作。
最後提一提行星保護的規範。最早是寫在聯合國於 1967 年制定的《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當中的第九條:
各締約國從事研究、探索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時,應避免使其遭受有害的污染,以及地球以外的物質,使地球環境發生不利的變化。
詳細指導方針則由國際科學理事會下轄的太空研究委員會負責負責。
由於當時台灣還沒退出聯合國所以也簽了這條約,想看詳細內容可以去網路上查中文的手寫文本。雖然台灣至今仍沒有進行任何登陸任務,不過得知我們也曾籌畫整個宇宙開發的小小部分,仍有莫名的參與感。
夢臨市的天空是電腦的顏色,電腦死機的蔚藍。
「人終究會走出自己的路來。」眼前就有一條長廊,路面被通勤者腳步給蝕刻出間格規律的腳印,老表在雜遝足跡中找到屬於他的坑,踩著五十年如一的步伐來到一座有一百三十七層高的藍紅色建築物,正門上方寫著幾個大字:中央教育測驗服務社(C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