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的糟糕和美好經驗
我對論文寫作的第一印象是「寫論文很難,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從準備到發表過程中會受到大量的批判,一路過關斬將才有機會嶄露頭角」。
所以每當開啟 word 檔開始打字的時候,都有起步的焦慮感: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想要把文獻回顧完全,研究結果做到滴水不漏才有辦法動筆。
這種印象部分奠基於碩士論文寫作經驗,當時往往盯著螢幕許久沒有任何想法,最後歸因於自己文獻回顧不夠完整或是研究做得不夠完善。
我意識到阻礙我進展的是對於完美論文的期待,我期待論文能夠達到讓我感到愉悅和成就感的標準。
然而,人們總是無法在初稿時達到滿意的程度吧?而且論文需要於修改中逐漸精緻,沒辦法一蹴可幾,我的期待反過來成為我的壓力。
為了舒緩這種壓力和焦慮,我轉而把精力投注在文獻回顧或改進研究內容。雖然多做準備能暫時減緩我的焦慮和踏實感,但這只是將自己的壓力和負擔延後,之後將面對更多的時間、資源和要求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