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打開未知的美感體驗》

這本書介紹了美學的定義,以及其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作者澄清,美學探討人們的美感體驗,而不是引發這些經驗的事物。因此,研究美學的價值在於提升我們的美感體驗。此外,他主張審美是運用注意力的獨特方式,而且深受個人經驗與文化背景影響。因此,在面對審美分歧或欣賞多元藝術時,要抱持「美學謙遜」的態度,了解彼此理解的侷限並努力化解個人與作品間的隔閡。

作者首先澄清,美學既不評論作品的優劣,也不判斷個人感受的對錯。美學研究人們如何感受美,聚焦那些我們珍視卻難以界定的美好經驗,而非引發這些經驗的事物。與藝術哲學不同,美學不探討藝術的定義以及其社會政治影響,它更著重人們體驗事物的心理與認知過程。

為了深入討論,作者提出三項核心概念:美學欣賞(接觸或關注美的行為)、美感體驗(欣賞過程產生的感受)與美學批判(欣賞對象的價值判斷)。然而,並非所有感受都屬於美學範疇。例如對高處的恐懼或是撿到錢的喜悅等便難以歸類為美感體驗。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經驗與美感體驗的界線模糊。性愛、吸毒與聽搖滾樂同樣能帶來美好的感受,但它們與欣賞畫作時引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為了探討這個問題,作者梳理了四種傳統的美學觀點,並指出它們各自的優點與限制。

美學沙龍方式(beauty-salon approach)定義美感體驗為對美的事物的體驗,它排除了性愛、吸毒與搖滾樂等既不美也非由實物引發的體驗。這個觀點強調美學批判,但忽略了美感欣賞的情境要素。作品是否為美顯然受到觀眾的偏好、心情、知識與專注力影響,建立一個評斷美的統一標準似乎不切實際。為了補救這個限制,美學沙龍方式也演變出「美感體驗是體驗到事物為美」的觀點。這個變體雖然迴避了界定美醜的困境,卻欠缺能幫助我們感受美的操作性。

第二種觀點則著重在愉悅感,認為美感欣賞能帶來讓人沉浸其中的正向感受,因此它理應涵蓋性愛、毒品與搖滾樂等體驗。愉悅感觀點成功捕捉到人們在美感體驗裡的正向回饋,但它得面對區分美學與非美學愉悅的挑戰。

第三種觀點將美感體驗定義為能引起特定情感的體驗,而不僅僅是愉悅感而已。這個觀點與美學沙龍方式面臨相似的挑戰,它假設美學欣賞能引發普遍一致的情感體驗,也仰賴能區分美的標準。此外,有些作品確實能引發情感共鳴,但也存在純粹仰賴感官或是抽離而寧靜的美感體驗。

最後一種觀點主張美感體驗即是審美本身的體驗,強調美感欣賞的過程與其無目的性。這種觀點精確地描述了人們在美學欣賞時能自由觀察與聯想的特性,不過它忽略了某些講究目的性卻仍能帶來美感體驗的活動,像是看電影或是讀小說等能夠回應人們情感期待的藝術活動。

這四種傳統觀點雖然不夠全面,但仍點出了美感體驗能引發情感、令人沉浸其中與重視過程等特質。綜合這些觀點,作者提出一種新的美學理解,他主張美感體驗源於人們運用注意力的特定方式。人類的任何經驗都來自關注,只有被注意到的事物才會進入個人經驗。注意力的運用會影響美感體驗的品質。舉例來說,閱讀小說時,我們可能會因為不合理的設定而出戲,錯過了細膩的人物刻劃;也可能因為發現巧妙的伏筆,而對作品有全新的觀感。

此外,美感欣賞不只關注外在對象,也包括自身感受。以登山為例,吸引我們的不只是眼前的美景,還有登頂的期待與成就感。這種體驗建立在觀察自由的基礎上,它允許我們的注意力在不同對象間切換,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感受作品與經驗的共鳴,從而激發驚喜與愉悅。一個被迫執行緊急任務的人,沒有選擇關注對象的權利,當下的感受也說不上是美學的了。

注意力的運用也深受個人經驗影響,不同的運用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美感體驗。重複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是指我們的審美偏好會受到反覆出現的事物影響。由於家庭、社會與文化差異,每個人會暴露於不同的事物中,造就了獨特的個人經驗與審美品味。

審美品味是個人風格的體現,也形塑著自我認同。因此,對於同樣的作品產生不同看法是相當自然的現象。在歐美國家,美學批判因為認識論哲學的發展而受到重視,它的價值是創造客觀交流的基礎,但可能無助於化解審美分歧。

美感體驗是極度私人的經驗。一個人即使缺乏美學批判能力,也能擁有珍貴的美感體驗。相反地,再高明的美學批判,也無法保證所有人都能獲得同樣品質的感受。因此,美學是一門規範性的學問,它不會像倫理學一樣,提出能滿足道德目標的規範。如果接受這個觀點,那麼就不存在審美的對錯問題。作者認為,更重要的是透過改善注意力的運作方式來提升美感體驗。對作品的評論要能引導觀眾的注意力,突破他們的經驗侷限,發現作品值得欣賞的地方,從而豐富他們的體驗。

基於這種理解,作者提出了「美學謙遜」的概念。由於文化背景與個人經驗差異,我們很難完全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去欣賞作品。因此,即使進行美學批判,也要意識到兩者之間的距離,審慎地做出判斷。儘管如此,如果能主動吸收背景資訊,可以幫助我們縮短與作品間的距離,從而提升獲得的美感體驗。這種態度適合欣賞來自不同文化或時代背景的作品,也是我們面對多元藝術的理想方式。

最後,作者描述了美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他不贊同把生活視為藝術或是以抽離的態度觀察生活。作者認為美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是當我們經歷美感體驗以後,這種情感會在我們內心盤繞,暫時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這種新鮮感持續一陣子後,美感體驗逐漸融入我們的習慣,影響我們的注意力,直到我們再次經歷其他的美感體驗。這種循環,構成了我們平凡卻時而被美所治癒的日常。


本斯.納內(2022)。美學:打開未知的美感體驗(蔡宜真譯)。(原著出版於 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