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碩班第一次專題課說起......

讀碩班前,我其實不知道 seminar 到底要幹嘛,也不知道和我有什麼關係。所以如同曖昧、戀愛等陌生概念,所有關於 seminar 的知識都是PTT教我的。

然而在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報告後,我發現生資所碩一的專題課跟想像中有些差距:老師在有限的檢討時間內傾向於引導同學發現邏輯錯誤,或是補充報告中值得大家學習的觀念,不曾直接指正學習態度、格式錯誤或邏輯謬誤。這點和以往聽聞前輩提到的「 seminar 被老師痛電」很不一樣,上一周報告結束後沒有被批評到一文不值,所以心裡有些不踏實。

不過我內心期望的只是被電的體驗嗎?不對。我渴望的是成長,批判不是成長的唯一途徑。我要從 seminar 中學習的不是接受批評或是習於挨罵,因為這種本領已在服役期間漸漸培養起來,我想從 seminar 獲得學者的素養。

seminar 是什麼?

seminar 源於拉丁文的「seminar ium」(苗床),從字根可以看出教育者的期許是讓 seminar 成為新概念的苗床,希望學生在檢視新近研究成果之外,也能互相討論激盪出新的想法。另外,對學生而言,準備報告和參與討論的過程考驗彙整資料、傳達觀念及構思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演練有助於奠立從事學術的基礎。

但是了解 seminar 的起源和目的有什麼幫助呢?

我認為如果可以辨識出課程用意,便能聚焦在學習的成效上,而非「有沒有被電?」、「什麼時候輪到我報告?」、「報告完了是否該吃一頓大餐?」、「同學幹嘛問機掰問題」等無關緊要的指標。

因此,為了學習到更多有價值的事物,我彙整了網路上蒐集到的資料,列舉應當要從課程中培養的能力,並提出可行的練習方式,以在往後的專題課中實踐。

  • 學會閱讀研究論文及其內涵
  • 在有限時間內清晰地表達科學概念
  • 能即時答覆聽眾的提問
  • 學會「聽講」這種學習或交流方式
  • 能於聽講過程中組織問題,並清楚地向講者提問

雖然要培養的能力還可以找到一大堆,但要專題課的目標可以歸納為「學習扮演研究者、策畫者、講者和聽眾」。儘管還沒有實際投入研究,但學生可以鑽研論文來學習研究者怎麼從觀察中形成問題意識,找出疑點提出假說,最後設計實驗驗證之。

除了實驗結果,科學交流也是科研的一環,有效的溝通能讓他人接受你的主張,所以研讀論文後也要試著報告給其他人聽,學會結合腹稿、逐字稿、簡報呈現流暢的演說。

而且聽講是接受新穎資訊的最快方式,如果想跟上研究前沿,勢必要從研討會中有效接收想法,並累積新觀念。因此一門課不會在報告完就結束了,課程的不同時間點,都有要投注心力的事項和可以學習的地方。

聽講筆記

準備這次 seminar 的過程中,我累積了一些關於閱讀論文、製作簡報及練習演說的經驗和想法,學習怎麼當個好聽眾也是很重要的議題。

聽講是快速入門研究領域的方式,但成功的報告不只是講者的工作,也需要聽眾的努力。從這幾周的專題報告中我學到一個教訓,就是儘管一開始很認真想理解內容,卻可能因為一時分神或不解而和講者的節奏脫節。

由於時間有限,講者未必有機會頻繁停下腳步回顧內容。聽眾可以透過事先預習背景知識和研究骨幹來減少聽講當下的負擔。例如在報告前細讀書面報告或是瀏覽原始論文,再整理出簡單的筆記帶到會場。如此一來,對於報告內容就有比較明確的形象,即使自己一時分心或沒跟上講者的邏輯,也能靠著預先準備的筆記重新聚焦重點。

此外,由於簡報不像課本那麼詳盡,所以如果沒在演講中把握要點,回家後要複習就只能面對生硬的論文了。因此,如果能在歷次聽講中改善自己的筆記方法,便有助於演講後整理出完整的筆記,這些筆記配合講者的投影片和書面報告,就是往後複習的利器。

練習發問

如果只是單方面聽講,那麼聽眾與講者的念頭便沒有機會在互動中產生洞見。然而,我們的專題課討論風氣不盛,這可能源於「不敢問」及「不知道要問什麼」兩項障礙。

針對「不敢問」這項障礙,我覺得可以多多思考發問的好處。發問是聽眾在演講中展現主動權的行為,能釐清聽不懂的內容、反駁被曲解的觀念、探討湧起的靈感等,

但是問了蠢問題或有失水準的問題怎麼辦?會不會很丟臉?儘管指導老師總是說世上沒有蠢問題,有問題就要發問。然而,我一直覺得指導老師只是想是要鼓勵同學發言而非描述現況。因為,每次自己問出 google 能輕易解決、過於空泛而無明確或是邏輯不通的問題時,還是覺得自己挺低能的。這些問題對於旁人一點幫助也沒有,浪費其他人提問的寶貴時間,還展示了自己的無知與隨便,所以感到很丟臉。

只是,難道因為會丟臉就不問了嗎?不對啊,變強都來不及了,哪還管什麼丟臉。將相本無種,沒有跌倒幾次怎麼會有往後的好表現? seminar 是學習與嘗試的好機會。班上有形形色色的同學,每次發問都能和不同的人交流,嘗試不同的提問方法,如此能累積經驗,更有信心面對更大的場合。

此外,每個人對聽講的期待或是議題的關注各不相同,他人對我們提問內容的評斷既無法控制也難以得知。若提出問題的初衷是「我」感到困惑,那麼只要發問可以解決自己的困惑,那麼我認為它就是有價值問題。

畢竟,seminar 都規劃了提問的環節,充分利用這個機會來解決自己的需求,我覺得其實也沒有什麼好丟臉的。如果還是很擔心緊張,也可以課前多花時間預習,聽講時寫好筆記,提問前整理好問題,這樣就不至於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

至於「不知道要問什麼」的障礙,除了預習和寫筆記以理解內容外,可以參考平常老師或其他人發問的方式,整理出可以問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特徵,然後依樣畫葫蘆問問題,多問、多想,遲早能問出可以獲得許多回饋的問題。

寫回饋單

有些學校的專題課會抽同學評論報告內容的優劣,提供意見讓講者更進步。不過如果沒有要求,總覺得這個工作還是交給老師吧。

儘管如此,還是能整理一份鑑賞筆記,用來提示自己或同學徵詢時給他當參考。獨立於報告內容的筆記,鑑賞筆記用於評斷報告的科學結構、內容品質、視覺設計和口語表達的優劣,解釋這場報告優秀或低劣的原因,找出可以學習的優點,紀錄要避免的錯誤。

模仿別人怎麼評論是學習鑑賞的快速方法,可以細聽老師們的回饋,這麼做一方面提醒自己,另一方面也蒐集了評論標的,成為下次聽講時觀察的重點。整理不同的評論內容後,還可以設計出一份回饋單,不僅能節省撰寫評論的時間,這份回饋單也可以作為報告練習時蒐集意見的工具。

在上台報告前通常需要內部演練,收集他人的意見以改進報告品質。事前提醒聽眾要留意的地方或發放回饋單有助於聽眾給出針對性的意見,也方便他們紀錄內容以免忘記,讓講者更有機會獲得明確且豐富的建議。

結語

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參加專題課後的心得,裏頭提到的心理障礙有許多仍是我現今要面對的問題。至於,過了這麼久,我對於參加研討會或 seminar 有什麼新的想法或轉變嗎?有啊,我漸漸不再把問問題當秀場了。

以往期待自己能像某些大神一樣,能提出讓講者與聽眾都陷入深思的犀利問題。回過頭來,我發現自己用問題的品質來衡量我的水準,才追逐著所謂「好問題」,試圖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人。

然而,一旦陷入這樣的心態,就會不自覺給問題貼上有價值的、沒價值的、令人訝異的、稀鬆平常的等標籤。於是,每次心中有疑惑時,便開始思考這問題有沒有價值。聽講到最後,往往因為覺得問題很平凡,而一個也沒有提。面對這種狀況,我有時還挺懊惱的,例如之前參加微生物生態學年會便有不少精彩的演講,明明有許多共鳴與想法卻不敢發言,錯失了學習的機會。

直到我參加了許多講座與會議,聽到了從基本、艱深到與講題毫無關聯的提問,才矯正了內心對偉大問題的期待。我意識到(或回想起):「對啊,我就是因為不懂才問問題啊!」

至於能否問個犀利的問題,我蠻喜歡在 知乎 上看到的說法

我覺得吧,聽講座也罷,看文章也好,讀教科書也算,更重要的不是去挑刺,而是一個更有建設性的問題

簡言之,研究或開發本身就不是件易事,要從方法學或應用條件等方向去挑毛病真的太容易了。然而,除了指出漏洞並提出可能解決方式以外,另一種延伸想法的途徑是去思考,如果對方的結論是真的,那麼要如何利用這項結論,來幫助我的研究與問題?

透過這種方式思考問題,能延伸出許多跟自己相關的議題,也比較有動機向講者請教,還能拓展關於待解問題的深刻理解或有用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