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遺與腸道樣本的細菌群落差異

哺乳動物的排遺樣本代表游離於腸道腔室的細菌(luminal microbes),黏膜樣本則反映棲居於腸道黏膜細菌(mucosal microbes)。許多研究指出,排遺樣本與黏膜樣本的細菌群落組成有別。

例如,在排序分析當中,樣本點往往依採樣部位分群。這意味著排遺樣本未必能反映腸道黏膜的細菌群落組成,而這些細菌的組成與宿主許多生理與疾病相關。

上消化道與下消化道的物種和功能基因組成不一

Suzuki & Nachman1 比較雌雄各半,共六隻家鼠從口腔到排遺等消化道十個部位的細菌群落。他們發現,上消化道與下消化道的物種和功能基因組成不一。此發現可為基於分類和功能資訊的 PCoA 分析佐證:來自上和下呼吸道的樣本可以明顯區分為兩群。

相較於消化道部位,飲食或個體差異對於整個消化道的變異沒有什麼影響。值得留意的是,排遺與下消化道的細菌群落相似,所以作者推論排遺樣本可以反映下消化道的細菌群落組成。

由於此研究採用的分類階層僅至於科,所以排遺與下消化道的細菌群落在屬與種的層次是否相似仍須釐清。此外,我留意到論文方法裡沒提到是否有清理黏膜上的殘渣。如果沒有清腸,仍會保留部分游離菌叢和黏膜菌叢,那麼排遺與下消化道樣本會很相似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排遺樣本的細菌多樣性低於腸道樣本

Durbán et al.2 提及排遺包含了因無法拓殖而游離在腸道的細菌,以及脫離黏膜的共棲菌。因此,需要比較排遺與黏膜樣本的差異,釐清排遺樣本的代表性。

此研究以人體為材料,採取了和以往研究不同的策略,即分別採集黏膜樣本和糞便樣本,並且(1) 盡可能縮短樣本採集的時間間隔,(2) 事前不清腸,降低技術誤差。

結果指出,排遺樣本的細菌多樣性低於腸道樣本。其次,排序分析亦顯示細菌群落組成因採樣位置而異,意味著排遺樣本無法忠實反映黏膜樣本的微生物相。

儘管如此,通過排遺樣本推斷腸道細菌群落暫無替代方案。因此,這類研究的用意,並非否定排遺樣本的價值,而是藉此減少這些差異造成的誤判。

健康人體排遺與黏膜細菌群落有別

Carstens et al.3 觀察健康人的排遺與黏膜細菌群落差異:

  • 以 NMDS 排序樣本,發現黏膜樣本的組內差異較排遺樣本小
  • 黏膜樣本的多樣性略大於排遺樣本
  • 個體在門分類階層的細菌族群規模在兩類樣本中不同

我猜,黏膜樣本的變異小於排遺樣本是否跟飲食汙染有關?因為排遺樣本的細菌群落變化不只跟黏膜細菌的變遷有關,也可能隨飲食內容影響。若是如此,是否會造成在新生兒上觀察到的階段性變化並非共棲菌組成改變,而是因為源於飲食的細菌不再補充?

野生蝙蝠的排遺與黏膜細菌群落有別

Ingala et al.4 的研究觀察不同種蝙蝠的糞便微生物相與腸道黏膜微生物相差異,發現野生蝙蝠的排遺與黏膜細菌群落有別,且分別反映了宿主的飲食與親緣關係。

此研究指引了黏膜樣本與排遺樣本差異的可能原因。不過,我曾思考,為何這類研究都會同時比較 weighted UniFrac 呢?假設黏膜樣本與排遺樣本的差異源於飲食,那是不是主要區別在於物種而不是相對數量?況且兩種地方的採樣方式評估的數量誤差應該都很大,是不是單用 unweighted UniFrac 比較適合?

總結

相較於游離在腸腔的細菌,棲息於黏膜的細菌因為在空間和時間上與宿主更為密切,被視為與宿主的生理乃至演化有關。目前有許多研究在探討腸道細菌對宿主消化、免疫、發育與神經等系統健全的影響。

基於共棲細菌與宿主的關聯,亦有研究著重於兩者的譜系共生現象 (phylosymbiosis),即共棲微生物組成差異能充分反映宿主間的親緣關係。此現象在演化方面,暗示了微生物與宿主歷史上互動的線索;在生態方面,則蘊藏微生物群落構建與演替機制的蛛絲馬跡。

雖然本文摘要的幾則文獻一致顯示排遺與腸道樣本有別,但因為腸道樣本不易取得,透過排遺樣本推論腸道細菌群落仍是主流。在小鼠研究中,往往要靠解剖來採集腸道樣本,但這麼一來,便無法取得個體的時間序列資料。

在人體當中,採樣的限制又更多了。常見的方法是研究割盲腸或切胃等手術後移除的組織,或是利用內視鏡採樣。儘管內視鏡採樣似乎能獲得各部位的時間序列資料,不過施術前要清腸,能影響腸道的微環境。

其次,內視鏡伸進腸道的過程絕對不好受,所以不太可能達到排遺樣本的採樣頻率。至於位於小腸的細菌群落,因為位置關係,目前各種方法都不容易採集。

因此,或許要把排遺與腸道樣本當作互補的資訊:前者採樣容易,後者採樣困難;前者採樣頻率高,後者採樣頻率低;前者資訊較攏統,後者資訊較具體;前者可用於健康檢驗與時間序列;後者可用於觀察與驗證結果。

透過比較排遺與腸道樣本差異,可釐清排遺樣本的代表性,了解研究結論的推廣性。除此之外,兩種樣本的差異,或許也反映了長期棲居與短暫停留的細菌,例如從母乳、腸道和排遺樣本的組成,也許可以推論細菌由母親直系傳遞給子代的途徑。


  1. 1.Suzuki & Nachman. (2016).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along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house mice. PloS one, 11(9), e0163720.
  2. 2.Durbán et al. (2011). Assessing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from feces and rectal mucosa. Microbial ecology, 61(1), 123-133.
  3. 3.Carstens et al. (2018). Differential clustering of fecal and mucosa‐associated microbiota in ‘healthy’individuals.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19(12), 745-752.
  4. 4.Ingala et al. (2018). Comparing microbiome sampling methods in a wild mammal: fecal and intestinal samples record different signals of host ecology, evolution.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9, 803.